第254节
就是大事,刺客是自己带进来的,到处行走拿得又是自己的腰牌,这个死罪是逃不掉了,不过海公公觉得这辈子也活够了,自打净身进宫那天起,他就觉得获得不像个人,只有今天,也是临死的前一天,才觉得活的像个人样,活的有点意义。
海公公依旧坐在床头,眼睛闭着,静静等待着,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想起,御膳房派来伺候自己的那个小家伙气喘吁吁的跑来,上气不接下气道:“海公公……海公公。”
“猴崽子,急什么,慢慢说。”
“没事了,御林军撤岗了,今儿个午门外也没杀头的。”
海公公眼睛猛然睁开,心中一阵疑惑,难道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昨晚皇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不知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能深入虎穴全身而退。先太子绝对是个豪杰!
海公公嘴角漾起一股笑意:“猴崽子,给咱家拿一壶酒,一碟花生米来。”
“公公,你不死了?”
“猴崽子,让你去就去,再废话打断你的腿。”
……
次日,皇宫中又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奉先殿首领太监刘锦留下一纸遗书,自缢身亡了,遗书中坦白了自己贪赃枉法的罪过,表达了对皇上以及太子殿下的愧疚之情。
又过一天,被京兆尹衙门缉拿的陕甘总督进京办事人马全被无罪开释了。
第16章海公公的回忆也靠不住
定淮门附近有个酒庄,别看门脸不大,生意做得却不小,左邻右舍都知道,他们家是做宫里买卖的,每年光流水就上万两银子,酒庄老板姓江,三十来岁年纪,为人倒也热情本分,生意能做到这么大,全靠他在宫里当差的大伯照应。
宫廷用酒分类极多,上等的皇室饮用酒自然都是从各地进贡来的,江家酒庄主要供应的是御膳房做菜用的料酒,也就是掺加了各种佐料的黄酒,既便如此获利也是颇丰。
一辆驴车慢悠悠的驶过来,邻居们就知道海公公又来关照侄子家的生意了,果然,从驴车里下来的正是海公公,慈眉善目的老太监和左邻右舍们打个招呼便进了店子,小太监抱着鞭子留在外面看车。
海公公本来姓江,净身进宫以后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便改姓了海,他家里还有一个亲侄子,本来就是酿酒出身,恰逢海公公掌了御膳房,便关照起自家侄子的生意来,现如今海公公已经退居二线,但人情关系,每月依然是由海公公亲自来采买料酒黄酒。
当太监的人没有后代,百年之后连个摔僗盆的人都没有,海公公年龄大了,越来越仰仗这个侄子,他侄子也是个厚道人,很是孝敬这个大伯,所以海公公才会被人要挟,带人进宫。
上次那件事之后,海公公依然心有余悸,倒不是怕侄子家出什么事,太子爷的人品想必没问题,他惧怕的是宫里查出什么蛛丝马迹来,要知道大内侍卫和锦衣卫可都不是吃素的,天底下就没有他们查不出来的事情。
可是一直过了好几天,依然没有任何动静,御膳房出外采买的人捎信回来,说是海公公的侄子有事找他,海公公思虑再三,终于还是去了。
听见驴车响动,江老板早已迎出门来,帮大伯脱掉身上披着的大氅,嘘寒问暖的甚是殷勤,和以往别无二致,可海公公却看出,侄子脸上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自然。
果然,进门之后,侄子的脸色就变了:“大伯,上回那些人又来了。”
“别怕,他们不是坏人。”海公公拍拍侄子的肩膀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