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节
里面了。
“这些,书中都有记载!”赵莱脸有些微微涨红,在众人面前,他自然不会说,这些话,很多都是他跟随在吴嫣然身边的时候,不知不觉从吴嫣然那里学到的。
“那若是真有瘟疫,我军该如何处置,总不能避而不战吧,虽然这城里,未必能剩下多少人了,但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丧家之犬跑掉,可不是咱们风字营的做派!”
“烧掉,只能全部烧掉!”赵莱回忆吴嫣然说处理瘟疫爆发时候的手段:“任何人,不得与从城中出来的人接触,所有的尸首,不能掩埋,必须悉数烧成灰,城池中,所有的住所房屋,都要用生石灰消毒,咱们的一应饮水吃食,在进城后,都要煮沸后才能入口……”
“打住,打住!!”云青山笑哈哈的打断了他的话:“何须这么麻烦,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赵主事你的意思,不就是将他们挫骨扬灰就可以吗?咱们先放手,淹死他们一半,然后再放火,烧死他们另外一半,这不就什么事情都结了吗?我就不信,大火过后,还会有什么瘟疫!”
“将军,城中的百姓,也是一条性命啊,鞑子们虽然死有余辜,但是,这些百姓们遭受了这么大的苦难,难道咱们还要断绝他们的活路吗?”赵莱一听,立即反对,这样的做法,不分军民,这和屠城何异,这熙川的规模,虽然远远比不是平壤,但是,轻一点来说,三五万人那是有的,难道因为自己一个建议,这些侥幸在大水中生存下来的百姓,确又要葬身在火海之中吗?
“我给了他们活路,谁会给我们活路?”云青山脸沉了下来:“赵主事,依照你所说,这瘟疫是一定会有的,而且,瘟疫一旦爆发,和那些得了瘟疫的人一接触,也会被染上瘟疫,若是此刻我不心狠手辣一些,到时候,怕是我新城平壤,又要平添无数孤儿寡母了!”
“下官只是揣测,也许,也许未必一定会有瘟疫……”赵莱声音越说越小,连他自己都不信自己现在所说的了。其实在他心里,他也明白,云青山这种处置的办法,才是最干净利落不留后患的,这水淹的熙川,肯定是浮尸无数,这三两日内大水不退,以如今的时节,瘟疫必有,若是这瘟疫散播开来,怕是不仅仅是就近的风字营倒霉,只怕到后面的新义安,平壤,都要受到影响。
这云青山虽然手段犀利果敢了一些,却是将这一最大的可能,悉数扼杀在摇篮里,不然瘟疫有任何传播的机会,当然,为此付出代价的,是城里的数万生灵。
“揣测就够了!”云青山有些玩味的看着他,果然还是需要历练啊,若是他的兄长赵登在这里,一定是毫不犹豫同意自己的决定,任何可能危害到风字营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有可能,那么,也是决计不允许发生的。当初自己决定水攻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城里的那些朝鲜百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又不是咱们大明的百姓,一群蛮夷而已,鬼才在意他们的生死。
难不成说,当初没有去考虑他们的生死,现在却了,风字营你用哪一只眼睛看起来,像是救济院的所属?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云清山低吟了几句,却是满腔豪情:“若是天下日你指责,这恶名,就又云某担了又如何!”
第三百七十四章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盛京,王城议事大殿。
皇太极称帝,建国号大清,年号崇德。顾名思义,崇德极为崇尚德化之意。满人以武功立国,然而其皇帝却崇尚德化,重用儒生汉臣,这让很多人思想上有些转不过弯来。然而从天聪三年起(皇太极建国前的年号),皇太极设立文馆,继而开科取士,并大肆重用汉人文官后,其取得的效果,也是极为显著的。至少这些原来大力抵住皇太极用这些儒生文人的权贵武将们,在明面上没有那么抵触了。
范文程就是这些文臣中的代表,实际上,他的地位就和余风集团中的陈敏之的地位相差无几,陈敏之虽然被授了官职,甚至还负责一些具体的事情,但是究其本质而言,他还是余风的智囊。范文程也是如此,皇太极每逢大事,必定会召他相议论,他对于这个汉臣的倚重,足够让绝多数的满臣红眼。
范文程,字宪斗,据说是宋朝观文殿大学士高平公纯仁十七世孙,这范纯仁是何许人也,或许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但是,若是说起他老子范仲淹,大家就清楚他的祖上是多么的显赫了,范纯仁正是范仲淹的次子。其曾祖范鏓,是正德年间的进士,后来一直做到兵部尚书,算起来,这范文程是根正苗红的名门之后,世家子弟。可惜的是,后来祖上犯了事,自江西贬至沈阳,这位也就在沈阳土生土长了。
万历四十三年,范文程考取沈阳生员,时年十八,次年至抚顺奔丧,也就是这一次奔丧,让他的命运有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当然,这个转折开始并不见得多么美好。
努尔哈赤正在抚顺等地大肆劫掠,范文程和他的兄长,傻乎乎的一头就撞了进去,毫无疑问,直接就被逮起来当做奴隶办了。要不说人长得帅气有好处呢,范文程体魄颀长壮伟,引起了努尔哈赤的关注,也不知道努尔哈赤是发哪门子神经,还是范文程祖上有灵时刻在冥冥中护卫他的子孙,努尔哈赤居然就那么鬼使神差的把他叫过来问话。
一个十八岁中生员的人,完全可以想象到,绝对不是傻子,实际上,范文程不是傻子,也不是书呆子,相反,他非常的机敏。但是努尔哈赤问了些什么,现在已经无人可知了,但是,努尔哈赤对于范文程的赏识,却是瞎子都看得出来了,一个普通的汉人,居然被抬旗,隶属镶红旗,可不是常有的事情。
自后,“上伐明,取辽阳,度三岔攻西平,下广宁,文程皆在行间”,这说的热闹,实际上,以努尔哈赤“诛戮汉人,抚养满洲”的政策,他也就是在行伍之中打打酱油,类似于如今在风字营的精英营里厮混的沈群先沈打官人,没准,他还没有沈大官人混得好。以他的出身,在努尔哈赤在汗位上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得到重用的。
但是,重用不重用那是另外一回事,最起码,他在皇太极面前,混了个眼熟,再说了,他肚子里多少还是有点货色的,糊弄那些大明的饱学宿儒或许力有未逮,但是,糊弄这些连自己的满文都七拼八凑弄不周全的女真人,还是绰绰有余的。努尔哈赤一死,他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太极的心腹,伺候左右,如今,他已经是皇太极身边不可缺少的人物了。
“范先生,楚山、碧潼六百里加急,余匪贼军居然胆大包天,进犯我大清!这是最新的军报!”皇太极指指桌上,目光炯炯的看着范文程,当初,也是范文程的建议,他才派阿济格率军入朝,原来以为不过是疥癣小疾,如今看来,这已经不是阿济格能够平的了的了。
范文程拿起军报,很是用心的看了一边,不慌不忙的抬起来头:“英郡王呢,如今他的兵马在何处?”
“在丹东堡和定州之间,与贼军对峙纠缠,这贼军,战力不弱,一时半刻,料理不了他们,阿济格已经奏请于朕,若是吃掉他面前的那股贼军,怕是还要朕给他派出援军!”
皇太极脸色有些阴沉,若是阿济格都来信求援的话,那么,他面对的,一定是一等一的强军,阿济格的本事,他是知道的,若是不是打得十分的艰苦,他丢不起这个人。但是既然求援了,说明他也有些吃不消了,唯一令其欣慰的是,现在两军还在对峙,至少战无不胜的八旗精兵,还未露败像。
“这么说,楚山,碧潼两堡,是指望不上英郡王了!”范文程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在楚山,碧潼的贼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