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节
直辖的十二卫一军已达五十万人,地方军更多达七十万之众,合计一百二十万人,如此多的兵力,绝非二千五百万人口所能长期承担,因此,必须开始减兵。
于是,秦冲分三年,将七十万地方军削减至三十万人,然后,设立府兵制度,征集丁壮,闲时训练,农时务农,以为后备。
在军事上做出调整之后,秦冲亦开始重用杜如晦、房玄龄、魏征等一大批贤臣,开始轻摇薄募,奖励耕种,以期迅速恢复国力,结果,四年之后,天下大治,府库充盈,盛世之兆初显。
秦冲遂决定用兵dōng • tū厥,公元625年春。秦冲发布征北令,调李靖为大元帅,徐茂公、黄子显、苏定方、罗艺、苑郡璋等五卫为助。
结果,李靖按兵定襄,数月不动,颉利遂以为李靖胆怯,丧失警惕,谁想一个雨夜,李靖、徐茂公率三千精骑一昼夜急奔三百里,突然出现在dōng • tū厥王庭前,发动猛攻。
颉利措不及防,不知赵军有多少,慌乱之下,竟率先逃跑,引致dōng • tū厥军大败而逃。
赵军主力随后赶至,李靖率军追击,七战七捷,歼灭十数万dōng • tū厥军主力,颉利穷途末路,被其部下所俘,献于赵军。由此,dōng • tū厥灭亡。
随即,秦冲发布‘开北令’,下令只要愿意北上草原者,朝庭发给粮食、种子、耕井、钱物,助其安家,并驻兵保护,一时间,不少无地、少地的流民纷纷北上,在草原落户。
紧接着,秦冲颁下严令:dōng • tū厥民众必然易汉服,说汉话,不得再用突厥文字和信奉其图腾宗教,只要遵从,朝庭必以汉民同待对待,否则,一律杀无赦。
结果,dōng • tū厥民众迅速发生两极分化:
一部分自古就仰慕中华文明的迅速接受了汉化,经过数十乃至上百年的同化,成为了中华的一支;另一支拒绝接受的,被李靖、徐茂公挥师痛剿,不得不一路向西,过中亚,远遁西亚和东欧,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流亡之旅。
公元629元,吐谷浑犯边,秦冲大怒,遂令李靖为帅,李世民、徐茂公为副帅。挥师西征,这几个可全都是千古名将之资,兵力虽只有八万,却打得二十万吐谷浑军屁滚尿流,连败十数阵,最后,吐谷浑汗伏允绝望自杀,吐谷浑灭亡。
秦冲故伎重演,开始用强大的汉文化同化吐谷浑民族,不从者,除了死亡,便只有向西迁步,进入西域。
自先后灭亡强大的dōng • tū厥和吐谷浑后,大赵四周各国,纷纷感受到了中华又一次强势崛起的巨大威势,纷纷派人遣使来降,共遵秦冲为‘天可汗’。
秦冲欣然纳之,暗地里,大肆输出汉文化,向各周各国渗透,以待时机。
公元634年,高句丽犯边,秦冲任命徐茂公为帅。率军二十万进讨。
徐茂公沉着应对,将十五万大军驻守于渔阳附近屯田、训练,以节约军资,自己只领五万人进抵前线,高句丽派军来攻,徐茂公只闭门不出,高句丽强攻不克,乃退。
而高句丽人一退,徐茂公即遣大批幽燕铁骑深入高句丽境内,大肆焚烧良田,斩杀其民和小股军队。使得高句丽疲于奔命。
三年后,高句丽国疲民乏,渐渐支撑不住,徐茂公这才尽起二十万大军,渡辽水,一股而克高句丽重镇新城,随后长驱直入,一路杀至高句丽国都平壤城下。
高句丽权臣盖苏文大恐,倾十万举国之兵出战,为徐茂公大破。盖苏文逃进城中,徐茂公遂指挥赵军四面围城,日夜猛攻。
见大势已去,盖苏文自残而死,余众投降,自此,高句丽灭亡,赵国得一百六十六城,民众四百余万。
公元641年,秦冲借口西突厥扰边,派李靖挥师十万征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