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金河日出
然而,事实就在眼前,兰德尔领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建好了近110公里的人工渠,而且已经通渠。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兰德尔家族的领地,注满大大小小的节点水库,又从辅渠流回银月河。不考虑辅渠、节点水库、溪流水库,以及梯田带动的农林渔牧业,兰德尔领仅靠这条主渠就可以灌溉60万亩左右的农田,相当于耕地面积增加了一倍。
没有人能忽视水利工程和新农牧带来的巨大收益,而这项技术的背后代表着全新的世界格局。
诸王国的使节当中,纳维尔王国的法鲁尔侯爵对引进水利工程技术,表现的最积极。
纳维尔乃山地之国,矿物资源丰富,农田牧场相对有限,可要说粮食难以自给自足倒也言过其实,因为纳维尔的人口本来就少,其中六成还是山民。
山民世世代代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林之中,靠打猎采集为生,他们臣服于领主的统治,以纳维尔的领民自居,实际上他们一直处于半自治的状态,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会响应领主的召唤。纳维尔的贵族和神职者需要这些山民挤压怪物的生存空间,因此很少要求山民服劳役。
剩余的四成人口有一半是流民矿工,纳维尔真正的子民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两成,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其他王国子民与流民的人口比例。
人口基数有限导致社会化分工的程度较低。纳维尔王国的手工业和军工产业十分落后,日用品和军备依赖进口。纳维尔人向多铎出售矿物,又从多铎人的手中采购兵器盔甲,其中的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幸好巨石山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纳维尔只要少量精锐士兵就能抵御北部荒野的兽人,但矿物总有挖完的一天,等到那个时候,纳维尔的骑士贵族和破落贵族又有什么区别?
纳维尔王室与教会枢机院较为亲近,教宗克莱门特暗中告诫纳维尔国王,新农牧和水利工程的出现将促使人类国度向外拓展,纳维尔一旦错过开拓北部荒野的机会,必将一蹶不振。
纳维尔人非常清楚撒桑帝国在北部荒野的行动,他们准备等光辉骑士团和帝国军队把最硬的骨头啃下来,再从巨石要塞出兵,开拓一大片领地。
问题是纳维尔的人口太少,用什么来圈地?
王室智囊团认为,必须在其他势力反应过来之前,不惜一切代价,建设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这不单是为了粮食和耕地,而是为了吸纳流民雇工。大建设本身就具有把流民转化为子民的功能。如果等其他王国开始修建水利工程,纳维尔吸收流民雇工的成本会变得更高。
不同于其他王国的政治格局,纳维尔的领主都居住在王都,他们很容易达成了一致:由王室牵头,筹集1500万金索尔,通过苏斯王国,吸收40万流民,从撒桑帝国进口粮食,在全国范围之内,建设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体系,并推广新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