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宝库
挖出来的大叶芹根,装进编织袋里,扛着就走。
大叶芹都是成片的,刨了几次,连根带土装了小半袋子。
张忠信没好气的说:“还没上山顶,你就扛了半袋子,这不得累死?”
老跑山的村民,野采都是有技巧的。毕竟攀藤附葛,翻山越岭,要节省力气。
张勇翡龇牙笑:“没事,我年轻。”
张忠信呼哧带喘的被自己儿子噎的没话说。
前浪拍后浪啊。
刺嫩芽杆子不少,而且容易辨认,就一根布满了刺的杆子,一瞅一个准。
看见了,张忠信就戴着巴掌内是胶皮的线手套,找个好掌握的地方握着杆子,一镰刀下去,刺嫩芽杆子被斩断,竖着放进编织袋子里拎着。
“这是刺五加,可以包饺子,也可以蘸酱,它的刺比刺嫩芽的细。”
刺嫩芽的刺很粗,不那么密集。刺五加就不同了,全是小毛刺。刺嫩芽是好东西,富含营养,其中有磷钙锌镁铁钾,而且有多种氨基酸和各类的维生素,还有蛋白质,粗纤维,脂肪,有机酸,糖类,简直要啥有啥。张勇翡当初查了一下刺嫩芽的资料,他觉得,甚至在山上那刺嫩芽当饭吃都没毛病,一种植物解决了所有需要的营养。而刺五加也不遑多让,还要药用价值。
如果按照鹿岗岭人的观念,刺嫩芽是要好过刺五加的,主要是味道和口感,以及贩卖的价格。
张勇翡兴冲冲的问:“那咱们要不要割点回去?”
张忠信犹豫了一下:“那就割点吧。”
“好嘞!”
张勇翡恨不得把所有能吃的都带回去,用营养快线实验一下能不能培育。对于吃的,他从来都是认真的。
两个人袋子差不多已经满了,而张勇翡还没逛够。在张忠信的指点下,他发现,鹿岗岭的大山其实是一座宝库,里面应有尽有。可能冬天万物凋零看不出什么,可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能吃能用的,那可就多了。
两人看到了榛子,看到了松子,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秋子树,今年结了不少山核桃。
山核桃和往南一些的核桃不同,皮又厚又硬,要用锤子才能砸的开。但是,山核桃的核桃仁老香了,远不是薄皮核桃能比的。
于是,张勇翡要将刺嫩芽的杆子,和张忠信背的那袋挤挤,剩下的空间装核桃和榛子。
张忠信没好气说:“把刺嫩芽杆子挤坏了,不发芽了,咱们就白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