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15
阳那个……主要是体现一下咱们中国城市的新面貌嘛。”林振华道,“顾总,你们星北重机露的脸也不少嘛,那个大型水轮机组,还有重型采矿机械,不都是你们星北重机的产品吗?”
“比你们汉华的镜头少多了。”顾嘉骅道,“不行,我要请求重新制作这个宣传片,给我们更多的镜头。”
林振华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谁让你不肯掏钱的?你如果肯多掏点钱,那么……”
刚说到这,他然后停住了,他的目光投向了刚刚从大剧场里走出来的一个人,那人微微有点驼背,脑门上也有些谢顶,脖子上挂着两个大相机,正低着头,一边走,一边在一个大本子上写着什么。
“老顾,我看到了一个熟人,对不起,先不陪你了。”林振华向顾嘉骅招呼了一声,便向着刚刚看见的那人跑去,嘴里喊道:“向阳,杜向阳!”
那人猛地站住了,抬起头来向四下里看去。林振华这回看得更清楚了,没错,此人正是旅居美国的杜向阳。
“林……林哥。”杜向阳看着向他跑过来的林振华,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结结巴巴地喊道。
“向阳,真的是你啊!”林振华跑到杜向阳的面前,热情地问候道。
“林哥,是我。”杜向阳尴尬地应道,他迟疑着伸出手,伸到一半,又停了下来,似乎在担心林振华会不会和他握手。
林振华不介意地伸出手去,握住杜向阳的手,晃了一下,然后问道:“向阳,你怎么会在这里?哦,你也是来参加装备展的吧?你现在在哪家公司工作?”
杜向阳凄然一笑,说道:“林哥,我已经不在做技术了。自从卡特的事情之后,我就断了再做技术的念头。我现在在一家杂志社工作,这次到法兰克福来,就是来采访装备展的。咱们汉华的展台,我也去看过了,不过那会你不在。”
“哦?你居然改行当了记者,这有点跨得太大了吧?”林振华笑着问道。
杜向阳道:“也不算是跨行吧,我现在这家杂志社,也是专门从事工业技术方面的报道的,算是比较专业的杂志。我在那里工作,也算是干我的本行了。”
“是吗?是哪份杂志,我也许会看过吧?”林振华道。
杜向阳低下头,说道:“林哥不一定会看过的,是一家小杂志,叫做瀚河工业评论。”
第602章平大师
瀚河工业评论!
林振华眼睛瞪得滚圆,像是不认识一般看着杜向阳。杜向阳大概也料到了林振华的反应,自从说出自己的杂志名称之后,就始终没有抬起头来。
林振华太熟悉这家名为《瀚河工业评论》的杂志了。这家杂志是去年才刚刚在美国冒出来的,谁也不知道它的前身是什么,只知道它一冒出来就吸引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随即其影响力就波及到了行业外。
《瀚河工业评论》自称自己的定位是对全球的工业装备发展情况作出评价,里面的文章也的确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工业领域,尤其是针对工业装备领域。凭心而论,这份刊物上的很多文章写得非常专业,对一些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缺陷也点评得非常到位,这也是它能够吸引业界关注的重要原因。
这样一份工业杂志所以会影响到工业体系之外,则是由于它时不时表现出来的政治倾向。简单地说,这是一份非常推崇西方体制的刊物,刊物的主办者似乎对中国有着强烈的不满,但凡涉及到中国的问题,必然是冷嘲热讽,无事生非。
举例来说,西方企业如果推出了什么新产品,或者应用了什么新工艺,这份杂志必然会大肆鼓吹,恨不得把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剖析得一清二楚。而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企业身上,那么这份杂志就要拼命地贬低,否认这些技术的真实性,说中国人一向喜欢浮夸,某某技术号称达到了什么什么水平,我们一定要挤掉其水份来加以理解,千万不要被表面上的技术指标所蒙蔽……
在当今的世界上,同时存在着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两种观点。威胁论者认识,中国经济发展过快,正在成为欧美列强的威胁,如果欧美不能有效地遏制中国的增长,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将会取代欧美,并且使国际秩序发生重大的改变。
而崩溃论者的观点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中国的发展华而不实,根本不足以形成对西方的威胁。西方国家凭借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将能够长期地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而中国必将因缺乏后劲而崩溃。
瀚河工业评论就是一份支持中国崩溃论观点的刊物,与其他刊物不同的是,这份刊物并非毫无根据地发出预言,而是把对中国崩溃论的解释建立在技术分析之上,这就增强了崩溃论信奉者们的信心。有许多希望中国崩溃的西方政客虽然看不懂这份刊物上的技术内容,但却对其提出的结论视若珍宝。
对于这样一份刊物,汉华的技术情报部门是爱恨交加。恨的原因是很明白的,汉华的新产品已经不止一次在这份刊物上被贬过了,而且有许多贬低的理由实在是牵强得令人发指。而爱的原因,则是这份刊物在介绍西方技术方面非常敏锐,其介绍的许多信息,是汉华的情报部门并未掌握的。如果要让汉华的情报部来评价最佳情报来源的话,这份《瀚河工业评论》无疑是可以排进前三名的。
林振华万万没有想到,杜向阳居然供职于这样的一份杂志。
“这么说,那么技术分析文章,都是出自于你之手了?”林振华有些恍然大悟的样子,“你们刊物居然聘请了这么专业的分析人员,难怪对技术的把握如此精到。”
可不是吗,杜向阳原来是卡特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几乎可以说是居于技术金字塔顶尖的人。像这样高水平的工程师,到杂志社去写新闻稿的,杜向阳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一位。一般的记者只能看到技术的热闹,而杜向阳一旦出手,那必然是能够看出门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