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63
“杨欣,你有什么想法?”项哲问道。
杨欣看了看林振华,然后说道:“我去北京,你们觉得怎么样?”
“你去干什么?”林振华一愣,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杨欣的想法。
“你去?”项哲也是一愣,但旋即就陷入了深思,他隐隐觉得,杨欣这个建议,似乎有一些可取之处。
杨欣对林振华说道:“小华,我是这样想的,现在你的身份比较敏感,肯定不能去主持工作。但是,大家又非常认同你,所以,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你的人去那边工作,才能让大家稳定下来。公司派方延武去,本来是想让他代表你的,但大家有些不认同。如果我去,也许效果会比方延武要好。”
林振华呵呵地笑了起来,他突然明白杨欣的意思了。的确,要说最能够代表他的人,莫过于他的太太了。如果杨欣到技术情报研究所那边去,也许真的能够给大家传递一种非常微妙的信息,现在那里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这样的信息。
“我觉得可行。”项哲说道,“杨欣的这个特殊身份,能够让大家觉得她就是你的代表,这样就相当于你亲自去的效果了。”
林振华道:“我倒也想明白了这一点。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杨欣毕竟只是集团运营部的一名普通干部,她虽然是我的老婆,但能不能震住场子,我还是没底。”
杨欣道:“我想过了,我去北京,并不是去震场子,而是去拢人心。发号施令的事情,还是让方延武来做,我只是代表你去照顾大家的生活,让大家从我身上,看到你的影子,我想这就足够了。”≮我们备用网址:≯
“小欣,这可太难为你了。”林振华感慨地说道。
在林振华的心里,从来都不曾想过需要杨欣出头露面去做点什么事情。他是一个很大男子主义的人,总觉得老婆就是应当被呵护的,不需要去担什么重担。杨欣生活在林振华的荫护之下,也一向都显得非常低调,甚至于不如毕敏、罗咏梅她们那样风光。
直到此刻,林振华才开始正视自己的妻子,他发现,自己此前一直都太低估杨欣的能力了,其实,她也是一个正宗的本科毕业生,又在公司里锻炼了若干年,能力并不比其他人差,只是一直没有一个机会让她展示而已。
莫非,现在就是该让杨欣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第415章研究所来了个小嫂子
大乙烯项目对于汉华重工的重要性,集团领导层是非常清楚的。在此前,整个项目的攻关一直都是林振华在主抓,各家石化企业和科研院所派来的研究人员都把林振华当成了项目的象征。现在林振华突然被停职了,这一事件对于大乙烯的攻关,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汉华的领导们对于这一点也是心知肚明。
能够派到北京去救场的人非常有限,这个人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要有一定的亲和力,此外,他还应当能够对一些事情拍板做主。情急之下,集团首先派出了方延武去顶替林振华的角色,但效果并不好。他是一个很出色的技术人员,但在亲和力方面,远远不及林振华,无法起到聚拢士气的作用。
大乙烯攻关有一个特别之外,就在于其参与的单位众多,而且许多单位的级别还比汉华重工要高,单纯依靠发号施令是无法把这个项目协调起来的。林振华的优点,就在于他既有一定的权威,性格上又非常谦和,能够让各式各样的科技人员都对他感到亲近。如今,林振华不适宜再以项目领导者的身份出现了,谁能够顶上他的缺呢?
杨欣的自荐,让林振华和项哲都觉得眼前一亮,原来最合适的人选,就在自己的身边。
杨欣是林振华的妻子,这个身份可以让人充分相信,她就是林振华的代言人。如果让她到研究所去主持工作,能够完全地继承林振华身上的光环。她会使人们感觉到林振华仍然在幕后关注着这个项目,这能够让心存疑虑的技术人员们找回信心。
杨欣的性格里,既有厂矿女儿的那种淳朴大方,又有知识女性的静雅聪慧,亲和力甚至比林振华还要出色。至于说到决策能力,大家也完全不用担心,她随时可以与林振华保持热线联系,有谁能够比她更能领会林振华的决策意图呢?
集团办公会议迅速地通过了对杨欣的任命,提升她为集团运营部副部长,兼任大乙烯项目组副组长,协助现任组长方延武的工作。杨欣到任后,方延武的精力将全部转移到技术方面,项目组的日常事务管理,将由杨欣负责。
对于杨欣来说,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她一向不是一个敢于挑重担的人,这些年来,她也一直都生活在林振华的影子里,只是默默地当着一个贤内助。如今,要让她去协调来自于五湖四海的数千名技术人员,其中不乏知名教授和技术权威,她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
除了对未来工作的焦虑之外,离开温暖的家庭,也让她寝食难安。女儿刚刚满周岁,还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丈夫虽然过去也是常年累月东奔西走,不在她身边,但此时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他正蒙受着不白之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其他的什么事情发生。
然而,所有这些,杨欣都无法顾及了。她知道,大乙烯项目是林振华的心血,大乙烯项目的成败,对于林振华未来的前途也息息相关。在这个时候,她必须挺身而出,去为林振华分忧解难。
林振华的妻子到研究所来了!
这是一个月内汉华技术情报研究所的院子里爆发出来的又一条重大新闻。听说研究所已经派出小车去火车站接杨欣的消息,年轻技术员们纷纷找了个借口跑到研究所的行政楼前,去等着一睹这位林夫人的芳容。一些年龄较大、性格稳重的研究人员虽然不会去凑这个热闹,但呆在实验室里也有些心不在焉了。
“来了,来了!”
一辆桑塔纳轿车从远处疾驰而来,行政楼前的人们躁动起来。大家都是有点文化的人,脸色比较薄,不好意思明目张胆地表现出围观的样子,于是只好装着站在路边讨论问题,但眼睛分明在直勾勾地盯着那辆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