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74
“100万的安装费用!”林振华好悬没跳起来,这一刻,他恨不得把全世界的后悔药都买来吃下去了。早知道日本人报了450万,他就应当报到300万以上了,按1比的结汇价,他这一念之差就损失了200万人民币啊。
“吉拉蓬处长,我们还来得及修改价格吗?”林振华诚心诚意地问道。
从常理来看,林振华这个问题实在是很荒唐。吉拉蓬是买方,他是卖方,哪有卖方向买方请教能否涨价的道理?然而,在这个场合里,他这样问却是完全合理的,吉拉蓬既然点出了这一点,自然就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林振华没有必要再装客气。
要说起来,在搞贸易这方面,林振华的经验还是严重欠缺的,尤其是对于东南亚这些新兴国家的潜规则,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就要不耻下问,小林经理在向人讨教是没有心理障碍的。
“修改价格是不可能的。”吉拉蓬断然地说道,没等林振华表现出失望的神情,他又补充了一句:“不过,你们可以增加一些收费的项目嘛。”
第200章潜规则
林振华摆出了虚心求教的姿态,吉拉蓬估计也是觉得眼前这个中国年轻人属于可造之才,便毫无保留地给林振华讲起了贸易课。
俗话说,不说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林振华是个搞技术的,他心目中的设备销售,就是把一套东西做出来,给人家装上,就万事大吉了。而在国际市场上,设备销售中的猫腻多得很,安装、工人培训、维护、配件,所有这些都能挣钱。尤其是在技术水平存在代差的国家之间,利用技术上的落差来进行讹诈,几乎就是国际惯例了。不这样做的,那就是典型的傻子。
林振华报出化肥成套设备的价格是245万,直接忽略掉了安装费用,这就是典型的不懂行情。林振华是按着中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来计算安装费用的,所以会认为这笔费用无足轻重。他不曾想过,在像泰国这样一个严重缺乏重工业技术工人的国家里,像汉华厂里那样的高级技工,该有多高的身价。
其中,在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在引进设备的时候,要请外国技师前来调试,付出的劳务成本也同样是天价。一个德国的小毛孩子跑到中国来,一天挣的钱,就够一个普通中国工人一年的薪水了。
落后并不一定会挨打,但是挨宰是免不了的。
“吉拉蓬处长的意思,我明白了。”林振华感激地点着头,“这件事怨我没说清楚。其实,那天我在商业部向素差厅长报的价格,只是设备和安装的价格,其他的价格是不含在内的。”
吉拉蓬一本正经地说道:“林先生,既然我们要进行合作,你们就应当把所有涉及到的价格都说清楚,否则就缺乏诚意了。”
林振华道:“好的,我详细地向你介绍一下吧。为了保证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我们建议贵国派出50名管理人员和技师到中国去接受培训。我们收取的培训费用是非常低廉的,每人只需要3000美元,总共是15万美元,当然,住宿是自理的。”
“唔,这个费用是比较合理的。”吉拉蓬点头道。
“为了设备日常维护的需要,我们建议每套设备应当配备一套维护所需的专用工具。这些工具,我们就按成本价销售好了,每套只需要5万美元。”
“这是必需的。我们不能总是依赖他人来维护我们的设备。”吉拉蓬严肃地说,“内阁的意思,也是希望我们能够实现dú • lì自主。”
“还有,我们所提供的设备,说明书全部是中文的。我想,贵国的工人在阅读中文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障碍。如果需要把说明书翻译成泰文,需要收取少量的费用,也就是5万美元左右吧。”
……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不知不觉便凑出了200多万美元的加价,这样算下来,4套设备的总价款达到了1200万美元。同时,双方也敲定,这1200万美元中,有50万是支付给吉拉蓬的“咨询费”,将由林振华负责存入可靠的海外银行,再把账号提供给吉拉蓬。
“林先生,我发现和你们中国人做贸易,是非常愉快的事情。”吉拉蓬最后这样说道,“日本人的设备价格非常高,而且在合作的诚意方面,也远远不及林先生。”
“那是自然的,中国人民对于邻邦一向都是非常友好的,而日本人则一向是侵略成性的嘛。”林振华说道。
吉拉蓬面有愤怒之色地说道:“我爷爷当年,也是参加过抵制日货行动的,他一直教导我们,一定要记住日本人对我们泰国人民犯下的血泪罪行。”
大化肥设备的事情,就这样谈定了。吉拉蓬交代林振华,务必尽快安排人把进一步的详细资料递交过来。下一步,泰国方面将安排与引进设备相关的部门、企业派出代表前往中国实地考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泰国方面希望中方尽快开始生产,确保设备尽早投产。
说完这些事,吉拉蓬开始和林振华聊起了闲天,他好奇地问道:“林先生,恕我冒昧。据我所知,在中国,进出口贸易都是由国家经营的。可是你却说你这家贸易公司是你的私人产业,这是什么原因呢?”
林振华对于这个问题是早有准备的,他故作神秘地笑了一下,说道:“吉拉蓬先生,如果我说我和中国军方有点交情,你会相信吗?”
“我明白了。”吉拉蓬恍然大悟地说道,“难怪林先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