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19
“怎么样,老刘,你在信里说已经帮我们协调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开锻?”林振华急切地问道。
刘向海道:“我们基地倒是有一台2000吨的模锻机,不过最近实验任务比较多,不可能腾出机时给你们用。我给你们联系一下两家造船厂,江南厂有一台万吨水压机,你们也都知道的,是1962年的时候咱们国家依靠自主力量建造的。不过,他们目前业务也很忙,而且收费也比较高,我考虑了一下,觉得你们也不一定需要这样大的压力,白白浪费钱也没必要。”
林振华笑着说:“老刘,这可不对,我还真想用万吨水压机来压这套模具,别的不说,将来当成一个文物,也能卖不少钱呢。江南厂的万吨水压机,那可是新中国举世瞩目的自主创新成果啊。”
刘向海说道:“这倒不假,像万吨水压机这样的利器,都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的象征啊。”
“怎么,你同意了?”林振华问道。
刘向海摇摇头:“算了,意义归意义,没必要用这么大压力的时候,非要浪费万吨机的机时,也太可惜了。我已经替你们联系了沪东造船厂,他们有一台捷克产的5000吨的锻机,帮你们开模足够了。”
“这倒也是。”林振华道。
“模具锻压之后,我们还要做机加工,需要租用一台立式车床,还要一台龙门铣。”彭刚在一旁提醒道。
刘向海点点头:“放心吧,彭师傅,这个已经联系好了,也用沪东厂的设备就可以了。你们只要按标准付费就行。”
林振华问道:“老刘,这都是你的面子吧?要不,凭我们一个小厂,人家哪肯把设备借给我们用。”
刘向海摆摆手道:“我们和沪东厂算是一家人,前后工序。我们设计,他们制造,多少年的合作关系了。其实,我们有时候也会租他们的设备做一些实验品,也是一样交钱的。不过嘛,这次给你们做民品,的确需要一点人情在里面。”
林振华笑道:“哈哈,想不到老刘也学会讲人情、走后门了。”
刘向海瞪了他一眼,道:“这不还是让你小林给逼的。这么多年的朋友了,你好不容易开一回口,我也没脸回你啊。你秦大姐没事还给我吹风呢,说你当年帮了我们那么多,我们就算稍微违反一点原则帮你一下也是应该的。”
众人在刘向海家里吃了一顿午饭,秦瑛是一个念旧的人,见到老同事来,午饭做得十分丰盛,让大家都十分感动。人家现在也是师级干部的夫人了,亲自下厨去帮一群工人做饭,的确很不简单。
在招待所休息了一夜之后,次日一早,刘向海亲自带着林振华一行,坐着中巴车来到了沪东造船厂。
锻模的过程很长,林振华把具体交流沟通的任务交给了彭刚和孙长远,让他们呆在锻造车间里等待锻模的结果。杨文勇自然也是与彭刚他们呆在一起,小伙子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锻机的样子,现在一看就是5000吨级的,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平常人们总爱说什么如钢铁一般坚强,但在5000吨的锻机下,钢铁就像是面团一样柔软,能够被轻而易举地锻造成各种形状。
汉华公司需要的锻件的图纸,在此前已经由刘向海交给沪东厂了,现在要做的只是把它锻造出来而已。众人站在安全线外,看着巨大的卡钳把加热到1200摄氏度的钢坯送到锻锤底下,然后锻锤便呼哧呼哧地开始锻打着钢坯,把它镦成指定的模样。
在锻造成形工艺完成后,锻件还要再送回加热炉里去缓慢地降温,以消除内部残余应力,降低表面硬度,便于未来的切削加工。这些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在沪东厂都是非常常规的做法,不需要汉华公司的人们操心。
刘向海和林振华没有留在现场观看锻模过程,而是走出了车间,在厂区里闲逛,聊着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情。林振华先是介绍了汉华公司这边的发展情况,让刘向海啧啧连声。接下来,便轮到刘向海向林振华说自己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