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家长里短
清澜也从清芳口中得知了此事,想着自己不知有没有机会赶回来参与清芳的婚事,便提前给她添了妆。见清芳满脸羞涩,也由衷地为她高兴。
清芳却说起了自己姐姐清雅,自从嫁到张家,便管了家中庶务,整日里十分忙碌,姐夫虽不曾做官,却是望门世家的继承人,整日应酬也多。
如今清雅刚有了身孕,本是一件喜事,家族长辈中便有人要给姐夫纳妾,人都已经送到了府上,都是自家的侄女儿或者孙女什么的,打的什么主意一看便知。
自己姐姐竟也接纳了下来,说自己有孕不便伺候相公,将自己的陪嫁送与了姐夫做通房。
清芳说到这里,便义愤填膺,满脸怒火,说是想不通姐姐为什么不为自己争,生生地将自家相公往外推。爹爹这么多年不也只有娘一个吗?说着说着,便为自己姐姐掉了泪。
清澜闻言也一阵黯然。董氏身份高贵,赵容严又不曾继承族长之位,两人常年在外,终是受到的压力束缚少得多。清雅是过得不容易,可如今有哪个主母不是这样过的?
只要张忠轩心中尚有清雅,清雅又有子嗣傍身,正室少族长夫人的位置不动摇,便能大致无忧了。相必清雅早已想彻了其中玄机,才如此主张吧。
清芳却难以理解自己姐姐的难处。难怪董氏常叹自己娇惯坏了清芳,令她不知世事,才会将她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倒终是个有福之人。
事已至此,清澜只得好生劝慰清芳。夫妻之事哪是外人可以随便插手的,须得他们自己慢慢体会着过,时间一长,自知哪个是苦酒,哪个是陈年的佳酿。
说着清澜便不由想起了大表姐琼竹,与江州林家长子成婚后,便与他同去了博县赴任。
大表姐虽然为人宽和温柔,却是个极有主意的,不像清雅堂姐那样柔顺善忍,不知如今日子过得可还好。博县偏远荒凉,却易出政绩,传言大表姐夫十分精明能干,当年又能坚持科举登第再成家,应是个不易被外物牵绊动摇的男子。但愿大表姐能过得好。
相比之下,二表姐琼紫就有些不顺了。据说成亲才一个月,便负气回了趟娘家。
却是二表姐夫听闻了成亲前的风言风语,知道而舅母对他一时未能考中很是不满意,便在家里发了牢骚。恰好琼紫是个极为听母亲话的,耳根子又软,脾气却像极了二舅母,硬得很。两人一言不合,琼紫便收拾了东西回了娘家。
回家却被二舅狠狠训斥了一顿,二舅母不忿,便与二舅吵了起来。惊动了外祖父和外祖母,二老听闻此事,将三人各自训诫了一番,派人将琼紫送回了婆家。
此事大家都闹了个没脸,两家彼此间就有些不欢快,来往也少了许多。
大舅母当时就对着清澜感叹,看看二舅母,将好好的亲事弄成这样子,别说将来女儿在婆家日子不好过,到底是有了心结。万一将来女婿高中,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来日被人嘲笑有眼无珠。
人是好人,事儿是好事,不管女婿好赖也依了承诺将自己女儿嫁了过去,只是终管不住自己嘴皮子。以至于闹得如此不愉快,又何必呢?。
如今听说琼紫表姐和婆婆之间处得不太好,整日里便呆在自己屋里掉眼泪,怨这个怨那个的,更是不讨喜。进门才三个月,好似婆婆就开始张罗着为自己儿子纳妾了。
清澜闻言咋舌不已,以前一直觉得二表姐文文静静的,众人嬉笑打闹时她在一旁也难得插话。想不到竟是个闷声炮仗,不鸣则已,一发作起来吓了众人一跳。
事已至此,不知二舅母悔是不悔。
******
婧怡出嫁定在四月初六,离此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清澜再过半个多月便要搬到信王府去,到时候与一干人等一起离京。
因此这些日子犹为忙碌,自备了些伤药,又备下了几把随身匕首。自留一把,其他分给了几个丫鬟,闲时跟着冷香或者秋桂在院子里比划几招,学些防身的招式,总是聊胜于无,关键时刻,与其依靠别人,还是靠自己更放心些。
给祖母则留下了师傅小心交代的急救丸,将用法跟祖母说了个清清楚楚,反复叮嘱于妈妈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可服用。此药用过一次,下一次疗效便会失了三分。
清澜最近总觉得祖母身体有些异样,却看她不曾请过御医,又不肯让自己把脉,心下便有些不安。这老人一生总是为自己和亲人考虑得少,为家族考虑得多。清澜虽不赞同,却也佩服她的坚持。
祖母拍了拍清澜的手,慈祥笑道:“祖母身体好着呢,只是近日春暖,白日里有些困乏罢了。过些日子就好了。”说着叹了一口气,“祖母知道此番再也留你不住。你这只小百灵终要飞出这里。祖母替你备好了一些得力的人,到时候让于妈妈一起给你带去。”
清澜闻言一阵心酸,不知回来时祖母还撑不撑得住。那毒素毕竟深种日久,连师傅也束手无策。
“你若是有几分感念,以后不妨在赵府危难时,扶助一把。祖母就安心瞑目了。”祖母仍是一脸笑意。
“祖母放心,澜儿自领会得。”清澜不禁叹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