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枫林遇险
秋桂知晓后自是拍胸脯保证,说自己这个哥哥最是老实木讷,只担心东西被他贱卖了。
清澜思妥一番,便定了个价,让着先试卖看看。
几个丫鬟都有些吃惊。沁雪更是忧心忡忡,若是被发现小姐做这商贾贱业,外面的口水还不把小姐淹没了。
清澜倒不以为意。自己的月例银子虽然恢复了往常,却是刘姨娘在父亲前卖乖才迫着放手的。但是外面好些的酒楼一桌上等席面就要五两银子,上好胭脂要二两,自己这些钱还不够一顿花销,更别说私下里打赏丫鬟婆子了。
哥哥那里想来更是不好过。如今他也是厉先生的学生了,名声一响难免有应酬,却囊中羞涩只能推脱待在府里一味攻读,短时无碍,从长久来看却是以后仕途官场少了助力。
据水兰打听,自己二哥言扬一个月花销在百两以上,可能还不止。不知刘姨娘怎么私下里抹平账目的。有传闻她用府里的钱买下了几个铺子记在自己名下,赚了自然是自己的,亏了就算在赵府账上,看来传闻也不是空穴来风。
如此一来,手头有些零花备用就迫在眉睫了。总不能老向祖母开口讨要,至于自己的父亲,自从自己来到这里,还从没感受过来自父亲的关注。
想着便是一阵无奈心酸,不是为了自己,却是为之前的赵清澜。
大伯父一家来后,赵府便热闹了许多。
实在是自己这个大伯母也是个能闹腾的人。她可是先皇亲封的浏阳县主,更别提是现今皇后的闺房密友,也是镇西侯的嫡长女,董氏幼时常常入宫得了先皇喜爱,才破例封了县主。她出身好得令人眼红,可是最恨小妾在自己父亲面前搬弄是非,连带着便看着矫揉造作的刘姨娘母女极不顺眼,三天两头的借故发作。
刘氏在赵容诚跟前哭诉了几次,却只得些话语安抚。便知这浏阳县主也不是自己能得罪的人物,只能忍气吞声,把怨气都发在小丫鬟身上。
落入大伯母耳朵,更是看刘氏不上眼。
清澜母亲入府晚,这远近闻名的董氏已经随夫上任了,因此不曾有何交情。清澜也不愿上前卖乖,只是有礼问好,倒让董氏高看了一眼。
一个月来,大伯父留在京中静候朝廷安排。清澜听祖母吩咐请了假,招待两个堂姐妹游遍了京城各处,一会儿游寺院,一会儿赏灯会,一会儿去看西山红叶。清澜还特意介绍二人结识了信王府婧怡郡主。所谓人以群分,四人难得结成了知己,更是将一些皇家园林游了个遍,让清雅等人大开眼界。
渐渐熟悉了彼此为人,清芳便悄悄透露了姐姐的心事。原来董氏特意带着二人来京城参与各种宴会,却是为了姐姐清雅的婚事。
清雅过了年就满十五了,早该定亲论嫁了。只是大伯父时任梧州政运使,董氏见惯了繁华自不愿长女久居这等偏远贫瘠之处,早有打算回京城再择佳婿。好在大伯父刚好任职已满,众人便收拾行装带上一干仆从一起回了京。
四人说着便一起嘻嘻哈哈互相取笑起来。
细想想,董氏回来后确实有不少应酬。虽然疲累,却从不曾推辞,每次还让两个女儿盛装打扮,只要有心便能看出董氏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