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节
前的一丝宁静,许久之后,慕容恪终于出声了,他说:“今天的天气很不错!”
站在慕容恪身后的阳鹜不想慕容恪会来上这么一句,他抬头打量着清晨的朝露,犹豫了片刻,他回答说:“今天的天气真不错。”
“今天的天气真不错”,慕容鲜卑对面的军阵里,冉闵正眯起眼睛,深深地嗅着早晨空气里的青草味:“天真不错,可我却要在这个好天气里shā • rén,真是个愁煞人的好天!!”
冉闵说话间让人感受到十分的无奈。他身边的董闰听到这话听到这话,淡淡地笑了,他说:“天真不错,可明天早晨会怎么样呢?但愿,我不是在鲜卑人锅里炖着。”
张温咬了咬牙,低声吼道:“宁死不为胡食!”
冉闵、董闰、张温等一万韩军所作的一切,是不是抗拒“祖国统一大业”呢?——后世的历史是这样记述的。
人死如灯灭,前人不知而后人辱之,他们如此侮辱这些前人,是指望中华民族仅靠隐瞒历史和篡改真相,其他的啥也不干,就能民族崛起了?
没有人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害怕揭开这段历史,只知道,在胡人当政的时候,这段历史是对胡人的挑衅,在“汉政权”当政的时候,他们害怕“激起mín • zú • máo • dùn”,所以禁止谈论这段历史,所以篡改这段历史以迎合胡人的“口味”。
这些人真的是汉人么,会不会是穿越而来的日本人?也许不是,但他们做到了日本人想做的事。
冉闵回身望望自己的队伍,士兵们的脸上一片平静。铮亮的铁盔让他的队伍看起来像一片钢铁的丛林。他紧了紧手上的钩矛,轻声说:“开始吧。”
军鼓擂响,军列头排几名身躯高大的士兵,举起一人高的塔盾,种种的将盾牌墩在地上,大地似乎颤抖了一下。
“赫!赫!赫!”士兵们齐声发出吼叫,迈着小碎步,一步步向战场走去。
如果看过《角斗士》等电影的人在这里,它就会发现,冉闵不仅训练军队的方式类似于斯巴达人,魏军所采用的战法也与罗马军团极其相似。
是的,历史真相却是如此。
20世纪80年代时,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过一柄西凉长剑,全剑呈柳叶型,剑长145米,柄长03米、重12公斤。形状像个放大了枪刃的短柄长枪。从形制上看,这柄剑和中原流行的双手长剑(约09米)不太相同,它还带有碗型护手,更似罗马步兵剑。
汉末西凉曾经有一支剽悍的军团,就是马超的部队。他们的步兵防御时使用巨大的橹盾,如同城墙。其作战队形则完全是罗马安东尼鱼鳞阵的翻版。《后汉书》记载,这种队形叫做鱼骊阵。
关于这支军团的来历有很多猜测,英国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克拉苏那支在远征波斯后,被打散而突围,最后消失在沙漠中的那支军团。
《后汉书》中的记载是中国重装步兵的最初的记载,在中国历史上,这种重装步兵似乎只是西凉人的知识产权。晋代曾记载了重装步兵的两次出战,那是西凉刺史张轨属下、北宫纯部队两次保卫晋都,挽救了西晋。
可遗憾的是,按传统,在国家危难时保卫祖国是种大罪。在后世要被扣上“妨碍祖国统一大业的民族分裂分子”的帽子,在当时,那叫“不赏之功”。
功太大了,不能赏,只能杀。明刀明枪地杀,恐怕打不过他们,那就饿死他们。
于是,西晋政府以洛阳缺粮为由不供应他们的粮食,再加上种种限制措施,令他们全部饿死,以此消除了心腹大患。当然,洛阳城防也消除了。
匈奴人接着攻陷了洛阳,西晋灭亡了,皇帝给匈奴人倒尿壶了。他成了维护祖国统一大业的“民族英雄”——维护匈奴人统一大业的“汉族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