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
前两条路高翼已经设关建卡,现在只剩下唯一一条路通向中原,这条路的另一端是著名的百战雄关——古北口。
慕容隽已完成了对魏国的包围圈,他突然还都和龙城,目的何在?
第222章
俄而。高翼拂袖而起:“回三山,立即登船。”
令下,官员们纷纷停止了饮酒。仆役们走进大厅,将那些喝得过多的大臣们搀扶起来。
这天是星期六,街上的人很少,高翼一行走的迅速,战船立刻起锚。
“转舵,开向牛庄”,船至三山,高翼突然下令。
“不行”,王祥连忙阻止:“王上,夜色已暮,虽然沿岸皆有灯塔,但夜航危险,王上不可亲身犯险。”
高翼摇了摇头,不答。
王祥再劝:“王上,两艘战舰不过携带300名护卫,燕王返都和龙城,牛庄便成为我三山前线。万一燕军大军压境,300士兵根本不管用,王若陷于危境,我辽汉亡矣。”
三山还没有得到朝廷封赏的消息,王祥这里提到“辽汉”,是因为不久前匈奴曾建立了一个汉国,后又改为赵国。匈奴建立的国度被人简称为“刘汉”和“前赵”。羯胡建立的赵国又成为“后赵”,或者“石赵”。
三山建立汉国时,中国的局势已经全乱了,近十个国家纷纷自立。此时,没有人追究为什么高翼不姓刘,却偏偏把国名定为“汉”。而后,为了与“刘汉”区别,人们在高翼建立的汉国前加一个地域名称,称其为“辽汉”。
“和龙城——”,高翼一字一顿地说:“城小郭矮,居住不下太多的人马。
慕容本属鲜卑,有随意游牧,经常迁都的习惯,但现在,慕容鲜卑事事向晋人学习,生活习俗已抛弃了游牧习性。
无论如何,迁都都不是一件小事,眼看冬季快到了,和龙城地处山坳,冬季寒冷,还常有大雪封山之患。鲜卑贵族本来居住在平原上的龙城,怎习惯在山坳里过冬?还要住在帐篷里?
他怎么不还都龙城?或者继续在新都蓟县呆下去。”
金道麟摇头说:“和龙城不是简陋的小城。燕王攻入幽州前,曾在和龙城聚集大军,当时和龙城就是临时都城,所以才叫和龙城。不过那时,我们正忙于立足,这些消息我们没有在意。不过……”
金道麟话没说完,但是大家都明白,燕王还都和龙城一定是为了东顾他的老巢。
这一年,辽河平原发生了许多事:侨民的叛乱,高翼的立足脚跟,以及燕国在阳鹜的建议下招引契丹部进入辽河平原。这些事样样都是烦心事。
阳鹜是真诚的为燕国出主意帮忙,然而,他越真诚,燕国离亡国越接近。契丹进入辽河平原,只装模作样的派出一支军队配合慕舆根作战,另一支军队绕道凤城进行静坐战争,其余的人马都在抢地盘,占牧场。
失去土地的汉人侨民,大规模钻入群山,绕道投奔三山。高翼仅仅招募部分钻入深山的侨民,就在本溪湖以西群山出口处建立了一座三万人的城市,命名为“弓长岭城”。
不过,为了避免惹怒燕国,高翼没有直接出兵弓长岭,他只是派出几名官员,化装成逃亡的侨民,将那些人组织起来,以自治的名义建立了弓长岭的行政体制。
燕国战不倒高翼,契丹人反而把燕国最肥沃的农田变成牧场。丰收的稻谷全被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