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
“50万贯没有商量,汉国钱不够可以用货物抵偿。我燕国百姓交易,常用以物换物方式,对铸钱的需要并不迫切,孤准予你们以货抵偿。”慕容隽一锤定音。
两万精锐的鲜血白流了?
确实,在胡人眼里,士卒就是奴隶,是脸上刺字的物件,是抢劫的消耗品。谁关心?
“至于我的宜弟……呲”,慕容隽发出一声讥笑。慕容宜可算毁了,胡人以勇力决定地位,败军之将,即使他是王族,此后也将毫无地位:“天寒地冻的,你们不着急送回来,让他待到开春吧。”
第190章
岁末。三山婚典的筹备工作已到了尾声。
借助国王大婚这件事,三山商人大搞“婚礼外交”。尤其是下到南方晋都建康的商人,他们原本不过是一群逃奴,没有什么根基,跟晋朝的世家大族拉不上关系。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该干啥。
幸运的是,他们摊上一个好国王,这国王在一片荒野里安家,带他们致富,带他们成为新贵。还在建康设立商务办事处,为他们提供方便。这样的国王,他们能不发自内心地尊重吗?
在建康商务处的联络下,他们通过司马燕容与南方士族接上了头。在这些世家大族面前,三山商人没什么好炫耀的。他们当初是在高翼皮鞭下学会识字的,写诗作赋,他们比不上南朝士人;新学来的三山贵族礼节,在世家大族数百年积累面前,也显得不自信。甚至比财富,他们也比不上世家大族数百年的积累。
可是,他们却有一个好国王,这是晋朝士人无法比拟的。
当初,国王创业时才几个人?那些三山商人,谁没跟王在一个锅里吃过饭?拿这出来炫耀,令南朝士子哑口无言。
你们有这样的荣耀吗?别看你们几百年的家业,你们当中谁跟过王吃过饭?
商人们还有炫耀的——三山的扣子与三山建筑。
扣子,它一经出现便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与生活方式。紧身的衣物让劳动效率大为提高,衣饰的变化也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原本,扣子要传到西方之后,才能发挥出时尚的魅力。但现在一切已经改变了。小小一粒扣子,通过司马燕容的推荐,它像风暴一样横扫过南晋大地,手套,马裤、夹克衫,裙装,这些带扣子的发明层出不穷。全卖疯了。
什么,你们都知道。盗版,一定是盗版……啊,什么是盗版,这是我王爱说的词,就是……的意思,你明白吗?
扣子你见过了,那我们三山的建筑你见了吗,什么,码头上这个商社那是小菜。小菜……这个词你也不知道?小菜者,顾名思义也。俺们三山的南岭关那才叫建筑呢,塔高有十丈,不可仰视,因为仰视起来,必然扭了脖子。
什么,你不信?想不想亲眼看看?瞧,这是我们大王亲自发的签证。签证知道吗?就是准许你进入三山城的官碟。
我们大王说了:三山汉国货船返航,船空着也是空着,你们有相熟的客商,不妨请他来三山玩玩。我马上大婚,与民同乐啊。你们请来的客人就算我的客人。来回船费、食宿费我全包了。
瞧,就这签证,我们每人都有一份,凭这,我可以邀请一位朋友去三山玩玩,你去吗?来回一个月,船费食宿费大王包了。咱俩谁跟谁,你在三山游玩的费用我包了?冬天,建康也没啥好风景,去俺们三山转转?
在三山商人的蛊惑下,大多数人都经不起这种诱惑。
他们说的不错——冬天,建康也没啥好风景,此刻正处农闲,大家都只能带屋子里发困。这年代,没有麻将,没有扑克牌,没有电视,闷啊!
闲着也是闲着,出去一个月到三山玩玩。反正用不辛苦,上船睡觉,看海景。下船就到了三山,吃完玩完,回家春耕。
走!为啥不去,不去是傻子。在这种情况下,三山陡然变得人声鼎沸,一拨又一拨的南方士子、客商像是后世黄金大假期间的旅游团一样,摩肩接踵的挤满了三山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