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天翻地覆的12月(7)
“这108架飞机?”
“考虑到喷气机体型更大且速度更快,需要更长的起降甲板,所以……”负责整体设计的路德维希少将下意识解释了一句。
“我不是嫌少,我是嫌多……”霍夫曼沉吟道,“把指标砍掉些,标准排水量建议控制在6万吨,绝不允许超过万吨,搭载也用不了108架飞机这么多,70-80架飞机足够,我甚至认为72架就足够了。”
“72架足够论”很快在现场刮起一阵风,大家面面相觑:排水量不过万吨的轴心级都能搭载70+架飞机,元首居然说未来6万吨级的航母只要72架飞机就够了?但霍夫曼坚持认为今后是精确打击时代,用不着这么多飞机,提高单机作战能力才是王道。
“此外,重装甲对航母意义不大,强化适航能力我完全同意,但用厚重装甲包裹的装甲航母已过时了。”霍夫曼启发他们,“再重的装甲难道能抵御弹头重量高达750公斤的蚕式导弹攻击?难道能抵御800公斤穿甲弹攻击?”
“我们评估后认为750公斤的导弹打不穿主防御区。”
“那我将导弹战斗部增加到1000公斤甚至1500公斤行不行?”霍夫曼挥舞着手,“先生们,一枚导弹增加几百公斤显然比一艘航母增强防御能力容易得多,效费比更不用说。你们一定要注意建造时间,如果把航母做到你们设计的防御水平,恐怕10年都造不出一艘——这样的航母要来干什么?等造出来就过时了!”
“你们对跑道和弹射器也要重新考虑,未来类似ju-288这级别的飞机要能够实现满载起飞,航母需要空中指挥机,那玩意会很重。”预警机概念现在还不流行,霍夫曼将其描述为指挥机后,所有人都心领神会。
不到2个小时,守候在外面,随时等候元首召唤讲解技术细节的几个德、意航母骨干设计师沮丧地得到了一个答案——重做!
指令很明确:吨位下调、常规动力、飞机削减、防御削弱、布局优化……5年内必须能建成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