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十字 > 第二十一章 d日(4)

第二十一章 d日(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海军这次让步是比较大的,连一半要求都不到。堀悌吉就怕关东军陶醉于登岛闪电战的胜利,以为俄国人不过如此而要张罗着北上,那就麻烦了,北萨哈林有海军在,俄国人不敢怎么办,其他战线要打起来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中途岛、西海岸战役紧锣密鼓展开之际,他绝不想后院起火。所以宁可让关东军多分点也要绑住他们的手脚不让乱来。

“我看可以接受,不过略微做些调整。”石原莞尔道,“关东军50万吨原油分解后的柴油、汽油和润滑油都归他们,但船用重油和其他产品他们用不了这么多,给他们保留三分之一,其余交给大藏省,作为弥补列车炮特别经费的开支。”

会议最后一致通过。梅津美治郎对此很满意,“土特产”还是有威力的:列车炮搞定了,石油也搞定了,还开了“石油换粮食”的政策口。

他踌躇满志地传下命令:“各部谨守防线,不得逾越,更不得首先开火,违令者一律就地qiāng • jué!”这道命令浇灭了不少马鹿蠢蠢欲动的心火。

第二天,动作麻利的关东军动用200多个车皮装了1万吨粮食交给苏联确切地说是东俄。虽然都为轴心阵营,但日本怕过分刺激斯大林老爹,暂时还没承认西俄,并正式提出“石油换粮食”的要求。

日本一直都有“石油换粮食”的想法,但当初石油苏联自己都不够用,怎么可能拿来交换?现在情况不一样,只要不打仗,石油就有富余,哪怕在交给德方500万吨石油也有一定富余。但粮食却成了东俄最大的问题。

斯大林虽极度恼怒日本趁火打劫,但那天库茨涅佐夫最后说的一番话打动了他:“斯大林同志,饿着肚子是没法建设社会主义、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更没法打仗的,今后我们的敌人是全方位的,要高度注重粮食问题。”

他给斯大林算了一笔账,20万吨粮食至少可解决40万人一年的粮食问题,如果省着点用,50万人也能对付过去,现在这种局面下这20万吨完全是救命粮,而且除了日本,其他国家很难给东俄提供大笔粮食。

因为库茨涅佐夫苦口婆心的规劝,甚至不惜发表一些“右派”言论,斯大林最后放弃了在远东的报复想法,捏着鼻子同意了“租借”。既然租借都允了,那“石油换粮食”也不是大问题,双方最后约定,在日本如数交付20万吨粮食后就开始按4:1的比例推动石油换粮食,首批交易限额预定100万吨石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