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奇葩的公司
杨果还发现,信达公司对译者们的抽成也是不一样的,它对注册的译员进行分级,分别是:见习译员、译员、铜牌译员、银牌译员、金牌译员。越高级的译员抽成就会越低,分别是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十、百分之五。打个比方,如果见习译员完成了一个标价一百元的任务,他只能拿到六十元,而如果换成是金牌译员,那他就能拿到九十五元!相差悬殊。
当然了,信达公司的任务也是分级的,译者们不能越级申请等级更高的任务,也不能跟低等级的译者抢钱。像见习译员的都是一些小任务,比如像个人简历翻译之类的。等级越高,自然任务会越难,但每一单的收入也会越高。
见习译员到译员,只要任务通过审核达到一定数量并且通过率达到一定数值就可以升级。信达公司这样设计主要是防止译者们恶意地去接收任务,却又不完成,损害了公司的信誉。要知道,见习译员的任务,人人都可以做,但译员的任务,只要有人接受了,那么这一段时间内别人就看不到了。
译员想往上再升级,那就要通过该等级的考核了,据说是要翻译审核组给的一篇文章,通过了才可以升级。当然了,他们也不怕译员作弊,如果之后两次任务,译员表现出来的水准远远达不到该等级的要求,那么这个号就会被拉入黑名单。
铜牌译员往上,越高级越难,但也是越赚钱,且不说公司的抽成了,银牌的每千字两百,金牌的每千字三百,这价格远远不是普通译者能比的。而且,要知道,金牌译员虽然说千字三百,但是这只是最低价格啊!有些加急的任务或者给钱慷慨的公司,给出的价格可是远远超过了三百。
杨果发现,原来信达公司这个平台其实就是一个大大的金字塔,金字塔顶端的,都是一些非常有实力的译员,这些才是信达公司的根基所在,他们靠这些译员吸引了大量优质的客户,也获得了业界的名声。然后底层大量的新手或者说翻译爱好者,也可以消化高级译员们瞧不上但总值又很庞大的碎片化翻译市场。
虽然信达公司赚不到高级翻译的钱,但他在金字塔低端的译员身上可是赚得盆满钵满。虽然信达公司的抽成有点高,一单赚得不多,但胜在简单高效啊!而且还能磨练自己的水平,所以高校里的学生,还有一些懂得外语空闲时间又多的人依然趋之若鹜。
不过,杨果不愿意在见习译员还有译员上面花费时间,甚至他连铜牌译员都瞧不上。看了一下银牌译员跟金牌译员的例题,杨果觉得,自己的水平应该跟银牌译员差距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