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江南四大才子联名画
刘鹏走的时候,跟张主席一起。
他们约好了,先到张主席家里,把那块西洋钟拿到公司去。
叶天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离去。
他有点担心,那块西洋钟价格昂贵,一旦出了什么闪失,表退回来,张主席肯定遭受重大打击。
这是很无奈的事,叶天帮了忙,张主席吝啬到家,活该遭受天谴。
以前,叶天看到过无数次天谴的例子,起初不相信,到后来仔细想想,确实这么回事。
如果一个人做事太过分,超出常人能够忍受的程度,自然就会突然崩溃,所有财富灰飞烟灭。
下午张德明给他打电话:“佛骨斋的东西拿过来了,有没有兴趣过来瞅一眼?”
叶天过去,看到评委会办公室的地上,铺着各种资料。
这一次,送来参会的东西又比上次多了很多。
就像张主席说的,有些大的商家,到最后才出手,一送就是十几件,对于冠军志在必得。
现在,佛骨斋那幅江南四大才子联名画已经挂起来。
几个懂书画的鉴定专家围在画前评头论足,但是谁都给不出有说服力的价格。
最低的估价到七百万,最高的估价到两千万。
既然是联名画,上面就是四大才子各自擅长的领域——美人、花鸟、果实、秋虫。
几个书画家看了,频频摇头,感觉这幅连名画,大大低于唐伯虎绘画作品的平均水平。
他们甚至觉得,唐伯虎根本没有参与这幅画的创作,只是署个名而已。
这种情况下,评委会的人非常失望。
他们本来以为,凭借着佛骨斋的东西,把鉴宝大会的层次炒上去,如今看到,这幅画绝对不是唐伯虎的得意作品,差的太远了。
“叶天,你给评评,这幅画值多少钱?”
叶天能够想得出大家的失望,最早的时候,每个人都对佛骨斋寄予厚望,认为那边能拿出一些惊世骇俗的好作品,送到展会上。
既能收获名声,有时候还能直接在展会上卖出去。
“叶天,就这些画,想拔头筹太难了。我甚至觉得,所有的画加起来,都不如你手里那幅敦煌壁画。”
张德明自从见过了西山上人那幅画,好几次央求,叶天把那幅画卖给他。
当然,那是非卖品,叶天非常清楚,不可能出手。
有位鉴定师打电话,到佛骨斋问问,江南四大才子联名画底价是多少?
得到的结果是——一千万。
所有人摇头,这幅画绝对卖不上一千万,比起唐伯虎以前单人画的作品,风格气度差得太远。
叶天本来想拿下这幅画,后来想了想,如果价格上升空间很小,那就没有必要刀头舔血。
毕竟,现在他手里好几个项目都能进行,还能晚上去鬼市捡漏,并不需要跟别人合作。
他长时间盯着那幅江南四大才子联名画,希望从中找出一些端倪。
以他对书画的研究,这种联名画,必然要以一个人为主。
唐伯虎就是最好的选择,当他画好了自己的部分,又帮助其他人润色。
虽然不是他自己的独家画,但他亲笔题字落款,已经是对这幅画的最大肯定。
只不过,叶天对这幅画的鉴定结论是——“假货赝品,质次价高。”
“难道金陵就没有几幅好画吗?鉴宝大会的广告发出去那么长时间,响应者太少了!”几个鉴定专家有些沮丧。
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又称为“吴门四才子”
唐伯虎十六岁考秀才中头名,二十九岁考取解元。
祝枝山天生六指,专攻书法,他的狂草作品在民间千金难求,书画史上有“唐画祝字”的说法。
文徵明是个全才,诗、文、画无一不精。
徐祯卿被人称为“吴中诗冠”,名句“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为人称誉。
这四个人联名作画,不应该是粗制滥造的堆砌,而是相得益彰、画龙点睛之作。
叶天反复观察佛骨斋送来的画,同时用放大镜观察落款和印章,最终无比失望。
这种作品如果拿了鉴宝大会的头名,那这次大会的黑幕就太严重了。
张主席端着茶杯过来,陪着叶天一起看画。
当然,看画是假,探听口风是真。
“叶天,那块西洋钟,刘鹏最后出五十万,你都不卖?表是坏的,五十万已经是天价了吧?”
“修好就值钱了。”
叶天虽然说的是实话,但张主席敏感,立刻涨红了脸。
“能修好吗?以前没想到,你除了卖古董,还会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