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张主席出尔反尔
张旭的草书太有特点,只要看一个笔画,叶天就能判断真假。
旁边,另一个买家问价:“最便宜多少钱?”
叶天抢先伸手,把袋子抓住,然后再开口砍价。
摊主不识货:“真心要,八百元拿走。”
叶天毫不犹豫:“五百元,最多五百元,我要了。”
摊主无奈地摇头:“行吧,五百就五百。”
叶天赶紧付款,把透明袋放进背包里。
张旭草书虽然不是无价之宝,但今晚拿下,回头找人装裱好了,价格肯定过百万。
老画片粘连,很容易处理,那只是氧化结果,专门从事书画修补的,喷上清洗剂,几分钟内就拆开,几乎是毫发无损。可是,如果外行硬要撕开,画片就毁了。
又换了个摊子,叶天看到有个卖老座钟的,其中几件,应该是七十年代产品,很有怀旧感。
他蹲下来,看着地摊上的钟表上弦钥匙。
张主席也跟着蹲下,自嘲地笑着:“年轻时,最喜欢老钟表,总想着,这些表不知经历了多少个家庭的兴旺衰败,带着多少历史……唉,现在,都过去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文艺青年搞收藏,非赔死不可。”
这些表不值钱,只是代表一种情怀。
钟表旁边,有一个小盒子,里面都是钟表配件,包括弦轴、发条、螺丝什么的。
其实,这种卖表的摊子,一般也都兼职修表。
果然,那个纸盒子的侧面,写着“低价修表”几个字。
张主席掏出手机,找到西洋钟的照片,给那个摊主看。
“这个表能修吗?据说是弦乱了,能修吗?”
摊主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笑眯眯地摇头:“开什么玩笑?这是早期的西洋钟,技术和零件都跟现在的表不一样。我要有那种技术,早就成修表专家了。”
张主席有点扫兴,收起了手机。
“我知道有人能修,你愿不愿意出个高价?我帮你问问?”
张主席动了心,其实大家都明白,那种西洋钟修好之后,价格肯定跳涨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摊主拨了个电话,电话接通之后,他把那只西洋钟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对方说:“修理报价十万元。”
本来,这个价格非常离谱,但张主席可能是喝了酒,把摊主的手机接过来,大声问:“你能保证修好吗?十万元,能修好,就不贵!”
叶天不禁皱眉,隔着电话谈生意,是古玩行里的大忌。
只有面对面坐下来谈,才有可能成交,而且大家出的都是实在价。
金陵有修表的高手,但十万元价格太高了。
能要这个价的,都不像是高手。
高手自谦,一般都要求见了面再说,不可能上来就直接喊价。
“叶天,十万块,修不修?”张主席问。
叶天知道,他之前付了两万,已经把张主席的西洋钟买下来。
如今,修还是不修,都由他说了算。
他把手机接过来,礼貌地打招呼:“老师,这只钟的弦乱了,您是高手,能不能说说看,修好的几率大概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