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王扫六合
可以说,这上边所记录之事,都是始皇帝自身亲身经历,与历史也有些出入,但出入不算太多。
这碑文的书写者,仿佛是始皇帝最为亲近之人,许多为人所不知的密辛都有所记载。几乎一件不差,就在其上可以看见。
始皇帝将这些看了一遍之后,似乎是自言自语,又像是白衡复述一样,说起了他这五十多年的前半生。
“朕出生那年,刚好是长平之战战后第一年,那一年,秦军围城邯郸,而朕,就在那时出生了。”
始皇帝没有回头,他看着石壁上记载的文字,随脚步而追忆往昔。
“长平之后,赵国由强转弱,赵王本欲献城于秦,而赵之大夫虞卿认为割地与秦,秦势更强,赵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随即献城于齐,齐国出兵,击退秦军,故赵得以保全!”
“朕曾经母亲说,秦军围城邯郸之时,朕尚在襁褓之中,被围困出不得,日夜惶恐不安,担忧国破家亡的赵人围住质子的屋舍,里里外外围了几圈,几乎半个邯郸,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来了,他们愤怒的拍打门户,叫嚣着要将朕这一秦国孽畜丢入釜中,分而食之。”
长平之战,折损了赵国四十万青年子弟,这其中,有谁谁谁的儿子,丈夫,兄长。有谁谁谁的恩人,仇人,情郎。
一场战役,尽皆埋葬在长平那深坑之中。
这叫这些赵人如何不愤怒。
“但好在,朕活了下来。”
始皇帝回头,给白衡一个微笑,他口中的云淡风轻,是白衡不曾经历过的痛苦。
“后来,秦军退去,赵王碍于秦军势大,恐落秦人口实,给秦可乘之机,随即保下了朕的性命,并以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一说,强令母亲以赵为姓,故而得名赵政!”
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嬴政生于赵地,所以以赵为姓,似乎也说的过去。
“朕生于赵,在赵地呆了很多年,伺候朕的赵国仆僮,常说朕是秦国恶种,时而打骂恐吓,只要朕走至街上,就会有愤怒的赵人冲上来,想要殴打朕,好在,父亲当了秦王,朕才得以回了秦国。”
白衡很难想象始皇帝的经历。
谁又会知道这位一统六国的千古一帝,童年时会有这么悲惨的经历呢!
世人只会看见人光鲜亮丽的一面,而不会看到那一面背后是多少辛酸。
“父王在位三年而薨,及至朕上位,而吕不韦把持朝政,太阿倒持,当时朝野上下盛传,朕虽为赵氏,实为吕氏,又有嫪毐出入宫闱,朕手中无权,只能徐徐图之。”
“朕起用将军蒙骜,蒙骜攻魏,遂得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等二十余城。于是设之为东郡,即为此地!”
“次年,五国伐秦不成,退去,又二年,嫪毐封为长信侯。以山阳地为封地食邑,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一应所求,朕皆应允!”
始皇帝冷笑一声,仿佛又见到嫪毐恣意妄为,任性而为。
“嫪毐恃宠而骄,所行越发肆意,殊不知,天欲其亡,必使其狂。次年,朕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嫪毐不敌,流亡于秦,朕灭其宗,诛其族,以连坐之罪,迫使吕不韦辞官归家,自鸩于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