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打起来了
“笃笃笃”
叩门声响起。
月开了门,脑袋探出来。
见来者是穿着一席长袍的儒生,然后问道:“先生,可是有事?”
那儒生明显被月吓了一跳。
哪有女子开门的道理。
虽然三纲五常是董仲舒囊括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还有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两位前辈之理念,且杂糅自己的思想而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用以维护君王统治,且放大君权,父权,夫权,将这些归为是“天”赋予的权利。
但三纲五常也不单是儒家一家的锅。
就比如崇尚无为的道家也有这样“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这样的说法。
就更不要说讲究尊卑有序的法家了。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父。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
《忠孝》中,还将君权,父权,夫权与天下挂钩了。
由此可见,三纲五常不一定是儒家一家之思想,虽说它的确是董仲舒弄出来的一套理论,经过朱熹等人完善的糟粕,但若是让儒家独自背锅,就有些过分了。
换任何之人来白衡家里面,见着是女子开门,难保不被吓一跳。
“敢问子均先生在不在家?我奉先生之命,前往此处送请帖,还望姑娘通传一声!”
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个女子是谁但淳于聃明显从她体内感受到了一阵极强的法力波动,这女子是一个高手,至少比他强得多。
“哦,请给我吧,君子与蒙上卿出去喝酒了,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先生怕是等不到他了。”
月伸出手去,淳于聃于是奉上请柬,并问及名姓,好做通传,淳于聃如实上报。
待淳于聃走后,蒙毅才与白衡自屋内走出,蒙毅手里还提着一个青铜酒樽。
“淳于聃,我好似听淳于仆射曾说过这个名字,是他的子侄,前些时间还给我写封信,让我照顾照顾这个子侄,月姬,你来说说,他长得如何!”
蒙毅扯开一蒲团,席地而坐,白衡搬来一张案几,用以摆放酒器。
月姬倒不是月的名字。
月就是月。
这只是对妇人姑娘的一种美称,可以理解为美人。
相似的还有虞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