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 丁谓罢相
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有记载的,最年轻的状元,是苏易简和梁颢,23岁中状元)
虽然状元不一定能够官居宰相,截止现在,以状元出身问鼎宰执之位的仅有吕蒙正、李迪、王曾三人。
但状元成为侍从官的概率,却远超其他进士及第者。
而富弼又恰好未婚。
招个状元女婿,哪怕日后无法出将入相,也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
因此,京中世家,只要是家中有适龄女子的,大部分人想招富弼为婿。
面对各大家族抛来的橄榄枝,年仅二十的富弼,不免有些晕头转向。
不过,富弼湖涂,他的父亲富言,可不湖涂。
婚姻乃是人生大事。
议亲时,脑子必须保持清醒。
富氏虽然三代仕宦,但富弼的父亲、祖父、曾祖的官职并不高,在高门大户面前,只能算是中低阶层。
经过仔细考量,富言最终决定和晏学士家结亲。
在此之前,富言和晏殊并无交集,毕竟,前者是累举中第,而后者却是天才少年。
此外,晏殊的仕宦生涯多在京中,且都是清要之职,而富言却是在地方默默耕耘十数载。
如果不是富弼此次中了状元,富言就是一个小透明。
严格来说,富言和晏殊压根就不是一路人。
而富言之所以选择同晏家结亲,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是名臣张知白。
天禧末年,富言被张知白辟为南京留守司判官。
张知白算是富言仕途中的贵人之一,正因为张知白的提点,他现在才能以屯田员外郎的本官,回到开封任职。
而晏殊,同样是张知白举荐的。
景德初年,江南大旱,李防(不是错字,李防是李防,不是宋初宰相李昉)和张知白被派往江南地区镇抚灾区。
在这期间,张知白听到了神童晏殊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