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拍即合
毕竟,吐蕃地处高原,碍于环境因素,只能以畜牧业为主,其中吐蕃的青海骢、河曲马皆是闻名天下的良马。
一匹品相上佳的河曲马,至少也要六十贯。
而这样的马,唃厮啰手下至少有数千匹。
之所以是数千,而不是数万,主要还是因为他现在的处境,仰仗着温逋奇过日子,即便唃厮啰有本事,也不敢完全暴露出来。
拥兵五万,是唃厮啰可以自己设下的红线。
(ps:游牧民族的兵员和宋王朝的兵员不是一回事,人家是全民皆兵,除了妇孺之外,战事一起,全员皆兵)
“敢问上使,小王可有聆听德音的机会。”
唐宋,除诏敕之外,另有德音一体,一半是用于施惠宽恤之事,偶尔也会代指帝王的诏书。
此时,唃厮啰适时的表现出了急迫的情绪,毕竟在宋人的眼中,不论是吐蕃亦或者是党项,皆是蛮夷。
蛮夷,不通教化,稍微冒事一点,也是正常的。
“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也。”
曹倩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唃厮啰,而后缓缓道。
“佛子,当然有机会聆听德音。”
其实,曹倩在这里耍了一个小心机,唃厮啰想要试探他,他又何尝不想试探唃厮啰?
他的这句话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