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既相似又不同的命运
何况大家同为汉人,复兴军还接受了南宋册封的虚衔,不仅官方贸易频繁,民间贸易往来也很多。
双方交流的多,新朝是什么样边境地区的民众自然是心知肚明,俗话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老百姓即使在愚昧,心中还是有笔漳,相较于落后腐朽的南宋,新朝的各项政策无不显示,这是一个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的皇朝。
当然,这其中少不得复兴社的功劳,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南宋百姓深受刀兵之害,复兴军的南进政策制定之初,就是以攻心为主,能少流血就少流血。
如果一开始南宋百姓的投诚有部分原因是复兴社造成的,但是随着复兴军的推进,后面的投诚行为还真和复兴社没多大关系,只能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妄图不自量力阻止的人都将被毫不留情的碾压成泥。
虽然南宋君臣在冥冥之中逃到了崖山,但是和历史上不同的是,这次南宋君臣的反应并没有历史上那么激烈,继续追随理宗的人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数十万军民投海的惨剧当然也不会发生。
不过理宗好歹也当了几十年的皇帝,真心追随他的大臣也不少,面对同族和面对异族南宋君臣的表现截然不同,以死明志的意向也没有那么决绝。
历史上崖山之战十万军民之所以选择跳海是由多种原因造成。
其一,大宋立国三百多年,一直秉持着与士大夫共下的理念,未曾杀过一个文官,南宋君臣一路从临安逃到了福州,之后又转向广东,最后在陆地上没有立锥之地了,才选择逃到了崖山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