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第一少 > 第1758章 荀攸同行

第1758章 荀攸同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一章(又发岔了)

东面的安排显然是出自李承乾的手笔,否则三省的人绝对不会安排出这样的局面来,所以这样安排东面的代价是什么。

玄世璟觉得,应该就是同意三省对西面的安排了,双方各退一步,安稳住大唐的新局面。

李承乾是想要培养新一代的武将的,至于李恪也在当中,估计是李恪私底下找过李承乾了。

而朝中的大臣们呢?则是不想要放过这样的一个机会,想要借此继续稳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既然如此的话,反正东面西面的战争是分开的,一人一半儿,这总成了吧?

所以,这应该也是李承乾与三省的大佬们达成的默契。

东面他这个太子尽着安排,西面就由三省朝臣来安排。

“西面对于吐蕃的战事,还是要力求稳妥,纵观朝中,能够担当此重任的,便是李靖大人了。”李承乾说道:“所以西面这边,由李靖大人挂帅,出任陇右道行军大总管,副总管由刘仁轨大人出任。”

李靖加上刘仁轨,确实够稳妥,都是沙场老将,李靖不用说了,大唐的军神,刘仁轨,在平高句丽和百济的时候就已经立下赫赫的战功了。

有这两人带兵防西面,对付吐蕃,确实够稳妥。

这样一来,大唐仅有的风险,就在东面了。

东面带兵的都是年青一代的将领,为首的薛仁贵,经历过的大战就只有两场,都是针对高句丽的,至于李恪,曾经随着李二陛下在军中待过一段时间,但是单独领兵作战,还没有过什么显著的成绩,程处默,曾经是在陇西驻军,小打小闹的有,但是像这种动辄灭国的战争,没有参与过。

“西面的安排,再妥当不过了。”玄世璟点头说道:“如此一来,反倒是东面,风险却是比西面大了。”

“东面的形式复杂,熊津内部有高句丽和百济的余孽,外面又有新罗和倭国从旁觊觎。”李靖说道:“所以说,东面才是令人担忧的所在,至于方才所说的兵力分布,虽然长安这边还能再分调三万兵力前往陇西,但是陇西那边,或许用不到这三万兵力,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一开始就调兵过去,陇西那边,暂且召集当地的府兵就是。”

李靖是从大大小小的战场上走出来的人,而且是直接与吐蕃打过,还把吐蕃给打趴下过的人,他说出来的话,分量够足,李承乾当然也同意。

“李靖大人说的是,不过大唐东西两线作战,又一下子调动这么多兵马,在后勤粮草上,每天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所以这仗,不能打的时间太长啊。”长孙无忌说道。

将近四十万的兵马,两线作战,时间打的长了,会把大唐的后勤给拖垮的,后勤垮了,前军又能支撑多长时间?时间长了,大唐只能不战而退,然后被人狠狠的割下一块儿肉来。

“嗯,不错,这场仗,的确不能拖着。”崔仁师也附和道。

“只是吐蕃那边,这日子,不好算啊。”李靖说道。

要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对付吐蕃的大军,战事就只能拖着,毕竟大唐的军队仍旧是上不去高原,一但上了高原,进入了人家的地盘,那就是人家餐桌上的肥羊了,就只能等着他们下来,若是吐蕃知道大唐两线作战,那肯定就是要拖着,生生的拖垮大唐。

既然知道大唐在这场战事上不能持久,那又何必让自己的军队将士去送死呢?大唐越是不愿意拖着,那他们反而就是要拖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