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温都祥瑞(上)
呼延新历九年年,温瑜刚入王府不到一年,两人正是新婚燕尔之时。那会温瑜二八年华,还是个蹦蹦跳跳耐不住性子的小姑娘。彼时的呼延良,成年封王不过一年,少年将军方才打了几个胜仗,正是准备大展拳脚封狼居胥的年纪。
按规矩,姑娘家嫁作人妇之后,便不能再梳飞仙髻。可温瑜却偏不听话,扬言说看着双髻可爱,觉着那夫人们梳的髻子古板。
大王爷自然对她堪称百依百顺,甭说是个梳什么髻子的小事,只便是更大的事,只要她温瑜张口,呼延良摘星星摘月亮的也要一一满足。
偌大的大王府成了温瑜的后花园,呼延良由着她的性子陪着她在院子里疯跑。温瑜一边笑着,一边回头,手里提着风筝就往府门外跑,呼延良喊着侍卫与自己一同追出去。门外,拿着风筝的小丫头同一位青衫道士正撞了个满怀。风筝落在地上,小丫头坐了一个结实的屁股墩。
呼延良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将小丫头抱起来护在怀里,抬了抬眼皮看了那青衫道士一眼。
那道士青色长衫,肩披玄色道袍,足踏青黑布鞋。左手持一拂尘搭在右肘处。他的脸大半面积被胡须覆盖,看长相应是不惑年岁。看着他仙风道骨这般,不应是个行走江湖的行善之人,多半当真是哪个仙山下来的道士。
接下来道士的行为,更是消除了呼延良的疑虑。只见那道士拂尘一扫,这便当街匍匐跪地,四肢紧贴地面叩首九次,对着面前的两个人行了一个天地大礼。
天地大礼。这阵势,呼延良也仅在记录着神谷山秘密的古书中略见一二。就算是一朝新帝登基,也没有如此大礼。
呼延良还抱着温瑜,腾不出手去拉这道士起身,于是只便是低着头说了一句:“道长缘何行此大礼,本王担待不起。”
道长长跪不起,嘴上念着:“您有大富大贵之人护佑,这一世必有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