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篇(10)
3、与赵结盟,就能南北夹击魏国。有了赵国在北方牵制,魏国不敢南下与楚国争锋。
4、魏齐欺负了赵国,实力壮大。下一步就会欺负楚国,救赵等于助楚。
楚悼王赞成了吴起的主张:吴起改变了楚国落后挨打的现状,变法后的楚国征战诸侯,也没有让楚悼王失望。同时,楚悼王也认为,这是北上伐魏,收复中原,饮马黄河的最佳时机。
吴起抓住赵国求援这个机会,亮出了第三剑:亲自率军攻打魏国。
楚军在吴起的带领下,取得了骄傲的成绩:吴起不愧是举世不出的名将,不仅解了赵国之难,还连战连捷,攻入魏国腹地,打到了黄河南岸。
收复中原失地,问鼎中原,指日可待
这也是,楚国自从楚庄王饮马黄河之后,再次问鼎中原。吴起崛起楚国,军事实力盛极一时。按照楚国的攻势,兵临大梁,收复中原失地,再现霸业。
一件事的出现,改变了格局,不仅吴起名将梦、封卿拜相之梦破碎。还让楚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吴起变法的成果荡然无存。
那么是什么事呢?这就是支持吴起的楚悼王,突然暴毙。
对于楚悼王死,有以下几种猜测:
1、楚悼王染疾,病死的。
2、楚悼王太高兴,导致死亡。(心血管疾病,太过兴奋,容易猝死)
3、楚悼王是被害。
至于,楚悼王是如何死的,只留下了两个字:暴毙。
简单说,楚悼王死得太突然了。
因为楚悼王的死,打乱了所有的步骤。吴起变法最巅峰的时候,随着雄才伟略的楚悼王突然暴毙,发生了变化。
没有了支持者,吴起的处境就很危险。
为了见楚悼王最后一面,吴起从前线赶了回来。但,吴起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刺杀运动正在酝酿。
吴起回到郢都,穿上丧服,前去祭奠楚悼王。等待吴起的是杀身之祸。
那些在变法被吴起剥夺失去一切的贵族,看准时机,密谋除去吴起这个祸害,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当吴起来到别宫,敏锐的洞察力,让他察觉出气氛不对。但,他已经没有撤退可言。想要脱身,已经没希望。
吴起想着自己快六十岁,没有几年可活。他变法得罪了那么人,支持他的人也死了,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退一步说,吴起离开楚国,又能去哪国诸侯呢?想起自己的一生,吴起心灰意冷。不走了,不逃了,他为了功名,四处流亡,奔波了大半生,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命运的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