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陆海联合作战的宏图
“李清臣,老夫全程盯着,难道还不如你懂?”
章惇吹胡子瞪眼的怒不可遏,却并没有吓住李清臣。
大家都是当朝一品,谁怕谁啊!
再说了,李逵之前搞出来的火炮还能理解,但是雪花盐和煤油呢?
尤其是盐田法之中,为什么祛除海盐中的杂质可以通过不同温度的结晶?为何盐田需要不断的抽送卤水,将不同浓度的卤水抽入不同的盐田,老是换地方。最后凝结出来的盐竟然达到了以前最高海盐还要好的海盐?
为什么最后去除盐中的杂质,要用豆浆?
别说李清臣了,就是盐监都说不清楚。别说盐监了,就连李逵也说不清楚。有的他倒是能解释,不同的盐酸盐的凝结的饱和度不一样。但是有些他也说不清楚,比如说豆浆为何能吸附杂质,变成浮沫?
这关乎到蛋白质的特性,李逵能说清楚才怪了。
所以,他所有的秘方,都只有制备的办法,没有原理。不知道原理,谁也解释不清,这到底是为什么?
章惇不信邪,李清臣也不会给他面子,当即问了章惇一个问题:“海盐略苦,盐田法被确认可行之后,我大宋已经推送此良法,效果显著。但本官问你,为何盐田法中要不断的将卤水改池子,最后要煮雪花盐,为何要加入豆浆?这是什么道理?同样的道理,李逵为何要炼焦,为何要改用新的炉子,就能一下子出精铁了,这是何道理?”
章惇愕然,他也是知道盐田法的流程,但要让他说出道理,确实有些强人所难。炼铁比晒盐要复杂的多,他如何能说得清楚?张口闭口好一阵,章惇一甩衣袂走了,临走丢下一句:“老夫去去就来。”
李清臣看着章惇的背影,坏笑道:“他去翻书了。”
“书上有吗?”安焘咯咯咯笑出声来,要是有,为何李逵之前从来没有发现?
开卷有益,但不是任何学问都能开卷找到的。
李清臣其实说对了一半,章惇是回去翻书了,同时也派人去请李逵。
至于为什么不在枢密院等?
主要是章惇根本就受不了李清臣和安焘狼狈为奸,小人得志的嘴脸。
官小,就没有人权。
明明是在假期之中,李逵刚想离开京城回老家,就被章惇给扣住了。如今想走也走不了,还得经常被人喊去铁监。
好不容易,铁监的事告一段落。如今的铁监,掌握了石炭焦化法,高炉法之后,还在一个完善工艺,消化技术,增加产能的过程之中。
他琢磨着,终于可以准备回老家了。
这不,章授亲自跑来喊他,让他的准备又有打水漂的嫌疑。
“章三叔,你黑这个脸,难道又没钱了?”
宰相家的三公子章授是来请人的,按理说应该是笑脸相迎,可没办法,来之前被在枢密院受了一肚子气的章惇呵斥了一通,还得马不停蹄的跑腿,他脸色能好才怪呢?
章授唉声叹气道:“但凡你三叔我有个官,也不会混成这等鸟样子。”
“您是进士,要选官,还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