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猛虎出栏——扑了
“这可如何是好!”
“历管事,我等糊涂,还请历管事明示,我等如何行事。”
“要快,不能耽搁一点时间,赶回庄子。最好赶在贾家庄的人抵达我们庄子之前,将消息带回去。不过走回去也不现实,我们先去县里,租一些骡子和驴,当脚力,立刻回庄子。”
“我等都听历管事的吩咐。”
……
且不说历千斤带着人,一刻不敢歇息的赶路。贾道全等人带着将近上千人,却在半道上抓瞎了。
贾道全有当官的经验,主业是看仓库,具体一点就是看守粮仓的经验。带兵打仗,他就是个新手。别看贾家庄平日里整天训练庄丁,但都是照着《六韬》、《孙子兵法》之类市面上常见的兵书瞎练。
《六韬》这本书很好,好在哪里呢?
让看书的军官能够知道,步兵怎么排,骑兵怎么布,弓弩如何安置能发挥最大的杀伤力。但是这本书从头到尾,似乎都没有介绍如何将一个新兵带成一个老兵的辛苦历程。
《孙子兵法》就更玄了,上升到理论国家的高度,就是没讲一点实际的办法。
导致贾道全虽然手下裹挟了上千人马,行动极其混乱。实际上,真正被他寄予厚望的就三五百人。再多,他就养不起了。就算是这三五百人,他也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平日练的东西,在路上一点都用不上。
排兵布阵虽然听着很高端,属于打仗的最终奥义。
但行军打仗,行军在前,打仗在后。
贾道全发现他光顾着练打仗了,忽略了行军的重要性。加上还有不少混混,帮闲,佃户夹杂其中。队伍从出发走贾家庄都开始乱子不断。
先秦时期,为什么说秦军打仗厉害?
一方面,秦军打起仗来,不怕死,一窝蜂的上。用人命填出来的赫赫战功。
但不能忽略秦军的行军速度,已经做到了古代步兵的极致。当然魏武卒要比秦军强大很多,但魏国武卒才多少人?
可以看出来,一支强大的军队,行军速度和长度,直接判定了这支军队的实际作战能力。长时间行军,说明意志力很强。速度,更是表明士兵的训练足,体力好。
当然,行军不利,也不能怪贾道全。
他豢养庄丁没有人会管他,但是他的庄丁要是动不动就出庄子去拉练,再糊涂的知州老爷也容不下他。
摆明了这是准备要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