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节
胡娇似乎全无喜气,还一脸愁容:“喜你个头啊!”她在自家男人脑门上凿了一下,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你还真被三品大员的身份给迷花了眼了?看看你的前任,还算好的。再看看你的前前任!”
许清嘉都被她这副杞人忧天的样子给逗乐了:“不请就不请,户部我虽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但咱们家里阿娇一个人说了算!”
胡娇才回过味儿来:“原来你一早就想好不请客的?!”
许清嘉在她桃花面上蹭了一下,低低笑了起来:“你还真当为夫是个傻的?户部以前是个肥得流油的地方,谁都愿意往里跳,但去年到今年,户部就是个烫手山芋,谁接着都要烫的满手是泡!”
一句话,积欠太多,帐面上瞧着光滑平展,没一丝问题,但下面暗潮汹涌,实质上千疮百孔,不定哪天就又有大问题曝了出来。
显德三十四年春,许清嘉时年三十六岁,成为大周朝最年轻的三品重臣,户部尚书。
许多人在这个年纪还在地方上熬资历,就算是调回长安为官,也不至于能到三品。有些官员一辈子就止步于五品,有些官员在四品上致仕,想要再前进一步都是极为艰难之事。
许清嘉能够在三十六岁之时升任六部尚书之一,从一个寒门举子到今日的朝廷重臣,十七年官场路跌跌撞撞,至今日也只能说时机恰好。
不早一步不晚一步,恰在户部接连遭遇危机的时候,他才能脱颖而出,担此重任。
今上也不是不想重新委派一名年深资重的官员前去户部,但是想想那些官员的背后盘根交错的势力,户部如今的状况,他还是宁愿委任许清嘉这名资历不够的年轻官员。
户部曝出的大案,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乃是一桩贪渎丑闻,而能够清查此次案件的宁王殿下无疑是刚正无私的,而能够在此次事件之中逆流而上升了官的许清嘉,茶楼鼓书之间传唱的也是这位尚书大人清廉的官声。
但是对于朝中几大势力来说,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对于几派官员来说,这件事情就是许清嘉进入户部,凭着自己的心机将其余两方势力的官员给打败,自己上位。至于银库的缺额……那才不是主要问题。
于是许清嘉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又被朝中同僚给贴了个新的标签:心机男。
数数他的履历就知道了,踏入仕途之初干翻了自己的上司朱庭仙,做了同知罢了官也能让尉迟修丢了命,进了御史台查案,前前任户部尚书就自杀了。才进了户部……就死了四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