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一腔勇气准备揍人的高烈被这哥俩的热情给弄的莫名其妙,推又推不开,终于被亲哭了……
高娘子:……
她也亲烈哥儿的,可也没将孩子亲哭啊!
这哥俩这是欺负烈哥儿呢还是疼爱烈哥儿呢?
胡娇只能将这俩猴儿从烈哥儿身边扯开,亲自给高烈擦脸,又顺势捏捏他胖嘟嘟的小脸,狠狠瞪了俩猴儿一眼,“烈哥儿别哭,哥哥们这是喜欢你呢!”天知道,这明明是他俩捉弄这孩子的。
他们最讨厌别人亲自己的脸颊了,又怎么会用亲烈哥儿来表达喜欢呢?
胡娇算是摸准这俩小子的脉了。
不过高娘子不知此节,见到这俩小货这么热情的举动,只能理解为孩子太小,亲起来没有分寸,但喜欢烈哥儿的行为还是做不了假的,不然何至于亲她家的小哭包呢。
当日还让厨房多做了几盘点心,等胡娇走的时候给了起来,让她带回去给许小宝武小贝吃。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本朝有守岁的习惯,时人董思恭在《守岁二首》里为此有热情讴歌:“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销出镜水,梅散人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一年一度的除夕夜终于来临,南华县衙里一片清冷,前衙大门紧锁,后院里却明烛高照,丫环将一道道菜品端上了桌,胡娇又叮嘱腊月,给听风院也送一桌席面去守岁,余下的便让灶上婆子跟俩丫环也整治一桌去吃,辛苦了一年,也要歇一歇了。
年秋的时候,胡娇给许清嘉身边也配了个长随与小厮。长随十bā • jiǔ岁,名唤永寿,小厮只有十一二岁,却是个乞儿,饿倒在路上,被征秋赋的许清嘉在路上遇见救了回来,洗涮干净瞧着十分机灵,自愿卖身为奴,许清嘉夫妇便收留了他。
这孩子连名字也无,许清嘉索性随着永寿给起了个名儿,唤永禄。
这俩人以前在前衙住着,只是到了年关,前衙里锁了,便回到后院,在后院的下人房里住着,顺带守门。今日除夕,便跟着丫环与灶上婆子一起守岁。
主屋里,许清嘉与胡娇身边各坐了一名孩子,两人都先紧着孩子,挟他们爱吃的菜在碗里,看着俩小家伙跟小猪似的埋头苦吃,自己也挟爱吃的菜来吃两口,又一面闲谈。
“前几日听说吐蕃已经停了兵,皇长子带着人一路打了过去,只是吐蕃高寒,军士多有不适,这才没端了吐蕃人的老巢。这个年总算能够安稳过了。”
许清嘉就盼着停战,他如今做着一方父母官,打起仗来一方百姓税赋便要加重,原本尚有些节余的生活便过的紧巴巴的,他瞧着着实不忍心。
先唐有和亲之俗,只是大周之后却绝了此例,只用重兵镇守边境。吐蕃地势高寒,每至岁秋收成不好过不下去,便将主意打到大周边境,挑起战端,明知打不过武琛,却还是隔个两三年便要来一回,却也是没奈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