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外景剧务
这些东西,都是前辈们摸索下来的东西,轻轻一点透,便让看了无数影视剧的杨秋,瞬间明白了不少。
比如画面上下之分,往往构图上面安排的人,都是正义之士,下面就成了狰狞的坏人。
联想后世不少抗日剧,rb鬼子严刑拷打我地下工作者时,鬼子站位总矮一截,便是这个道理。
“镜子!”
卜万沧对着个外景看了半天,应该是感觉比例满意了,便开口唤了杨秋一声。正提着包的杨秋,也不迟疑,拉开公文包,就从包里拿出一个皮套来递了过去。
套子里,是一块单片的滤光镜。
这年头拍的电影基本都是黑白电影,不是说彩色电影没有,香江在十年前就拍过彩色电影呢。不过现在彩色电影不仅成本贵了好几倍不说,画质也不好,比起黑白电影来没什么优势,便没什么人拍了。
不过这彩色的世界,拍到只有黑白灰三色的胶片上时,颜色比例就会有变化,破坏构图。所以选景时,一块去掉杂色的滤光镜,就很有必要了。
卜万沧单睁着右眼,拿着滤光镜看着那处外景,一看就是五六分钟,半响才放下镜子,长叹了一口气,又摇了摇头。
“卜导,怎么了?”
杨秋在旁边好奇问了一句,他刚刚也双手画框地看了一下,发现那外景的实虚远近比例是极好的,就是不知道色彩上出了什么问题,让卜万沧直摇头。
卜万沧倒也愿意教人,把滤光镜递给他道:“你看看。”
杨秋在这种学习的时候是绝不客气的,反正不是第一次了,接过滤光镜就上手看了起来。镜子一放到眼前,世界的颜色就由彩色变成了黑白灰三色。
李汉祥说过杨秋色感不错,倒不是瞎说,刚看了不到二十秒钟,杨秋便断断续续说道:“岸边……,树和草的……颜色,有点太深了,灰得都糊成一片黑,太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