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节
之前在切萨雷的计划中,公司会以一个项目数百万的额度去投资,尽量把四千万使用得有效率一些,不要把钱闲着生利息。但最终被他看上,又能接受大梦投资的项目仅有这么两个,所以切萨雷也就追加了投资数额,不然两部电影都投个一两百万的,根本毫无话语权,回本更是很久以后的事了——不必说,如此微小的投资额,结算优先级是非常低的,两三年后才给你结算都有可能,还不如现在投个八百万,对项目也能话事,甚至仗着切萨雷的手腕和珍妮的面子,在结算中也能和福克斯分庭抗礼。
“看起来你对林赛也不是太热心。”珍妮沉吟一下,下定了决心,“如果林赛不肯接受我们安排的药物试验的话,让她走人,否则我们就抽资。我有投资的项目绝对不会和药瘾者合作。”
切萨雷没有说话,只是冲吉姆点了点头,吉姆把她的话记了下来,“所以我们会对福克斯提出瑞秋吗?”
“嗯,”珍妮说,“还有,这个剧本简直太烂了,福克斯如果没心思好好做这个项目的话应该直说,点子不错,但具体剧本烂翻天,找个便宜点的编剧重写一遍不行吗?如果请瑞秋的话能省下七百万,从里头拨出五十万都够了。”
她闭上眼想了下,从演艺空间里找到了一个名字,“斯蒂夫法布尔怎么样?他是《婚礼傲客》的编剧,我的直觉告诉我他很有潜质。”
切萨雷摇了摇头,“在编剧和女主演之间,可能你只能选择插手一件事,否则不如直接撤资了——福克斯毕竟是福克斯。”
“你真的看好这个项目吗?”珍妮对于这个剧本真是怎么看都不顺眼。
切萨雷平静地问,“你真的看好瑞秋和斯蒂夫吗?”
珍妮和他对视了片刻,然后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好吧,你信任我、我信任你……那就放弃编剧,和福克斯说让林赛接受药物测试。”
决定了《倒霉爱神》以后,《老友有钱》方面倒是进展顺利,只有一些文件需要珍妮签署而已,珍妮细看过以后,并没有马上离开去金的事务所,而是关上了办公室的门。
“你的舆论操纵者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她问着吉姆,“有什么帖子是值得我看一看的吗?”
其实她也知道,贝尔怎么说都是个b-lister,用水军黑人是动摇不了她的地位的,但珍妮猜测贝尔肯定是会上网看帖的——她就会,即使贝尔不会,她的r或经纪人也会关注这些,最终信息还是会回馈到贝尔那里。不就是钱吗?姐别的没有,建水军的小钱还是拿得出来的,扔点钱膈应贝尔,买的就是自己舒心。至于别的发展,那都是可有可无了,她没天真到以为自己能凭借一个很容易被复制的点子控制网络舆论甚至是现实的媒体舆论。
吉姆和切萨雷对视了一眼,从刚才开始一直在切萨雷和珍妮之间来回做应声虫的他,脸上顿时浮现出了自信的微笑——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得意,他舔了舔嘴唇,搓着手从公文包里取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关于这方面的事务,我敢保证,‘傀儡师’的进展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作者有话要说:注:1这里提到的几部电影上映时间有微调,实际上《天气预报员》也还没上映的,这里提前几个月吧。不过这部片的确扑街得很。
2至于林赛的作死时间,差不多就是06年开始作大死。而同时布兰妮其实已经在渐渐好起来了。哎,这两个姑娘是可惜了。
☆、第129章珍妮的小心眼
作为一个穿越回来的人,珍妮对于时代的进步速度是有很深的体会的,2001年的时候,手机还是比较奢侈的物件,2005年的现在,全美几乎已经没有人不用手机了——当然,现在还有一些主动选择不看电视、不用手机、网络的人存在,不论出于什么理由,其实还是因为存在着不用手机和互联网的空间,但等到2014年,新科技几乎已经完成了迭代,只要你还是社会主流群体的一份子,就不可能不用手机——甚至是不用智能手机,也不可能不和互联网发生关系。她觉得网络的发展速度和科技一样,也是可以应用摩尔法则的,很可能到了2017年的时候又会出现连她也无法预测的进展……
不过,在现在来说,网络还属于人们生活中的新事物,当然已经有很多人认识到了它的价值,就好像手机发明的时候肯定也被大家认为是伟大的产络同样也是如此,现在已经有人在做网购、网络营销、网络媒体,大家都是在圈地,但就珍妮这段时间的观察,好像还真的没人想到娱乐圈的水军营销。
这当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在内,就珍妮的浅见,她认为这和美国八卦文化已经非常发达有一定的关系,也因为好莱坞似乎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八卦社区,也就是说,八卦受众潜藏在各大八卦网站里,粉丝去粉丝论坛、讨论版,即使是ontd这样的开放社区,也不是谁都能发帖的,想要做到中国天涯娱乐八卦那样洗版式的水军轰炸相当困难。你要掌控舆论,可以去和媒体做利益交换,给这几年快速崛起的八卦博主做公关,这样做更快也更有效,还有一套通行的规矩,更为省事,所以在2005年的这个时候还很少有人去琢磨网络水军怎么搞。
当然,这也是因为好莱坞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规矩——只要你不碰触红线,明星怎么胡搞瞎搞都是你的自由,比如说珍妮,如果现在是2007年,《海盗2》、《海盗3》都已经上映了,也取得好的成绩,那么哪怕爆出她劈腿,也不过就是给人们多添了一段时间的谈资而已,神格是绝对不会跌落的。不是说没影响,的确损格调,但不会有一段丑闻断送星途的事情。同性恋(男小生尤其忌讳这点)、种族歧视(黑人、犹太人是绝对碰不得的红线)、毒品,这几条别碰,哪怕是恋童(伍迪艾伦、罗曼波兰斯基)、家暴(数不胜数)、dǔ • bó,re?明星么,做出什么事情来都不奇怪,就是潜规则对于美国人来说都无所谓,口说无凭,拿得到证据再说。
所以,在整个90年代都从来没有接触过八卦媒体,甚至到了2014年也都只有一个风行工作室的中国,八卦群众会更相信和喜欢爆料,毕竟不看爆料也没什么别的八卦可以看了,网络水军也就因此应运而生,不过即使如此,水军也很难单凭自己的力量黑掉大腕,起到的更多是推波助澜的作用。你有电影,我来做推销,你有丑闻了,我来扩散消息,你有争议了,我来混淆是非,帮你占理。
这三点,第一点其实是很正常的营销炒作手段,已经有公司在做了,只是手法比较拙劣,反而容易激起人们的逆反心理,第二点在美国不太适用,因为丑闻不需要推动也会飞速扩散,第三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