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出演,所以很多珍妮弗粉丝不采信这个说法,都以为是idb弄错了。而不论是蕾妮还是凯瑟琳,虽然大众认知度高,但疯狂粉丝的人数都不是很多,所以申票活动也不是非常火爆,琼恩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居然成功地拿到了两张门票,当然,观影排数肯定就十分不佳了。
“最后一排。”琼恩说,“如果你不想去的话……”
“不,不,我当然想去!”哈利连忙又是许愿请她吃大餐,请她看电影,并且由他去想办法打探珍妮弗的回归时间,来买音乐剧门票等等,琼恩其实本来也就是逗一下他,她早就准备好要两个人一起看了。
“真希望11月快点来!”她感慨说,“哦,对了,下次见面的时候,把你的相机带出来,我们可以拍上门票放到论坛里去,哈哈!”
2002年,数码相机还是个较新的产品,在美国很多人家还在用传统的胶片相机,哈利作为时尚弄潮儿,拥有可以直接把数据导入电脑的数码相机,这让琼恩很是羡慕。所以她指定要哈利拍,不然她还要把自己家的胶卷拿去洗,回头再扫描入电脑才能达到炫耀的目的,十分麻烦。
“没问题。”哈利一口答应了下来,情绪高涨的他也不提‘退圈’的事了,而是以憧憬的语气打趣琼恩,“啊,不知道珍妮弗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在片场和乔什布兰奇打情骂俏……”
珍妮弗现在在做什么?
她最近当然的确在摄录《加勒比海盗》,也的确很多时间都和乔什布兰奇呆在一起,就是现在,她也正拉着乔什在海浪中载沉载浮,但他们做的事就绝对和打情骂俏没有一点关系。
“上帝啊!jesfuckgchrist!”‘虔诚基督徒’珍妮在风雨中吼了起来,“这是什么见鬼的灾难片吗?乔什!乔什!你要去那里?”
她费劲地揪扯了一下身上的救生衣,跟在乔什身后游动了起来,“你最好别靠近那,乔什!你会被螺旋桨划伤的!”
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她根本看不清前方的画面,甚至看不到乔什在哪,而且一个更致命的消息就是,随着船体不断的下沉,他们很快连照明都要失去了,即将沦为睁眼瞎。在暴风雨中,珍妮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近在咫尺,一股纯粹的恐慌几乎是立刻将她淹没,她更想要找到同伴了——这不单单是因为她现在非常害怕,还因为那个该死的乔什布兰奇,他把救生衣让给了她,自己什么都没穿,在这样的狂风暴雨里,不夸张地说,他是很有可能淹死的!
作者有话要说:注:1之前忘记说了,在美国看牙医非常贵,而且很多服务医保不报销的,所以没有钱的人根本看不起牙医,牙齿整洁白净在美国有钱。
2雅虎讨论组,yahoo,在中国貌似就没有流行过,不过在2002年,那也是一个追星的大家彼此沟通的地方……
☆、第60章沉睡的珍妮
开始拍摄《加勒比海盗》已经有些日子了,虽然这是部大作,不过对珍妮来说难度并不高,属于劳力不劳心的类型。她甚至不需要经常重看凯拉奈特莉的表演,只是在演艺空间做了几次试演,就把伊丽莎白斯旺这个角色给攻克得差不多了,在剧本研读会上也很轻松地得到了戈尔的认可。
和电视剧的角色性格线性发展不同,出演电影主角,有一些基本功是必须在实战中磨练出来的。比如说通过剧本进行角色性格解读,找准角色关系,这都是在开拍前要做好的工作。当然个别奇葩导演在开拍的时候手里连剧本都没有,角色关系全靠演员无数次的重拍中摸索确定(王家卫),不过那都是艺术家大导演才能摆的谱,正常的商业片摄制组在开拍前肯定要做角色解读、剧本对话以及试演等工作,同时布景组也要准备道具,预备摄制场地。拍摄电影是非常烧钱的工作,准备摄制期间工作人员还会少点,这时候把演员状态调整出来,要比在开拍后一次次ng省钱得多了。
杰瑞在这时候已经准备去度假了,像是他这样的大制片人,片场的问题除非严重到预算超支需要和迪斯尼再要钱,又或者是主演和导演水火不容,无法继续工作,否则都不需要亲自出马解决。自然有无数的制片人助理、执行制片人来照看摄制组的衣食住行,以及解决片场层出不穷的小问题。至于每个工作组每天做什么事,这就是由导演决定的,所以说一个好导演往往会有固定的工作团队,也往往都是统筹学大师,尤其是《加勒比海盗》这样的大片,包括临演有时候要动员的演员人数超过数百,摄制组人数也在一百人往上,没有一点统筹水平根本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更别说顺利往下拍摄了。
——也是因为对这些事情略有了解,陈贞根本都没动过要做导演、做编剧的念头,先不说掠夺别人的劳动成果是否道德,单单从可行性来说这样的想法就是很愚蠢的,先说做编剧,好莱坞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好剧本躺在各大影视公司的剧本库里等着被拍摄,一部14年的片子,可能剧本2000年就写出来了,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拍摄,这时候即使你通过拉片写出了一样的剧本,投拍上映后就等着被告吧,这种剧本都会先经过著作权注册,重合率这么高,法官眼也不眨就会判定抄袭,到时候等待珍妮的就是巨额罚款和名誉扫地的结果。
至于做导演,更是呵呵了,好片子多了,你看过也不代表拍得出来,你知道这个镜头好,可你知道那是怎么拍出来的吗?除非你能自己一手一脚去搭景,甚至于自己去摄影(即使如此也还有动手能力的限制),否则就算给你无上限的预算和老道的工作组,你也未必能还原出同一部电影,即使还原出同一部电影,你知道前世人家是怎么营销的吗?因为营销没做好,好电影没能取得好表现的事例层出不穷,压根都不稀奇。动念抄袭,最大的可能就是把别人创作好作品的机会卑鄙地剥夺,自己也没能拍出什么经典来。
但做演员就不一样了,一个角色由两个人来演,完全可能是两种不一样的表现,虽然这么说也略微无耻,但在抢到角色以后,珍妮认为演艺空间里的原版本,在她这里起到的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她不可能也不打算复制原演员的表现,而是以其为参照物,完善自己的表演思路。比如说《加勒比海盗》的凯拉奈特莉,她在三部《加勒比海盗》的表演变化,就给了珍妮很大的启发。
从她的履历来看,凯拉也是野路子出身,她没有经过科班教育,也没在伦敦西区受过磨练,总的说来,她也是在各种影片中不断磨练自己、摸索戏路,所以在出演《加勒比海盗1》的时候,她的表演远称不上尽善尽美,一直在凭个人魅力硬撑,很多时候都有让人出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