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玄幻必须死 > 478、他山之石已破玉

478、他山之石已破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确也体现出了蔺文萱的非凡才能。

但。

到这一步,也不是没有人能够提出类似的说法,真正要解决问题,还需要到“绝学无忧”才行。

“还请姑娘为贫僧继续解惑。”

姚广孝表示了请教的姿态,但蔺文萱却不再继续了,她浅浅一笑,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接下来该国师来讲了。”

姚广孝微愣,随后含笑点头。

只是,他却久久没有开口,闭目沉思,念珠转动……

忽的。

他拈花一笑,说道:“我这一半,却是悟到了,施主呢?”

“国师先说。”

“好。”

姚广孝应下,以手沾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蔺文萱看罢,也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姚广孝和蔺文萱看到的其实是一样的,即便是王阳明先生会勉励“人人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却也不会说一定要强迫所有人都“出人头地”。

能进,更要能退。

长声问道是修行,治理天下是修行,传道受业是修行,种豆南山下亦是修行。

所以。

姚广孝强调的是心安,以求心安,而非求锐进,故而绝学无忧,一个社会,既要容得下拔尖出头的人施展才能,更要容得下无欲无求的人恬然自怡。

无论阶层如何,追求的重点,应当是心安。

安而后能得。

而蔺文萱的则更加现实一些,她的重点在“还”,人是有社会性的,静极会思动,动极也会思静,一个社会不能上了发条一样,催促每个人无时无刻的都在前进。

除了劳逸结合外,还要能够“还”。

要能接受阶层的下降,甚至主动下降,去找属于自己的舒适区,而这个“还”,不应该受到社会的鄙视和嘲弄,它本应该是一种很自然,很合理的事情。

有还了,便有进的余地。

厚积薄发,一步登天,阶层之间,又何须循序渐进?躬耕半生的老农,就不能有开悟的一天?还是为了安,安是为了悟。

每进一层,发一宏愿。

发宏愿是强制就要去执行吗?不,那就着了相,宏愿的本身是持菩提心,有菩提心在,何时都可以去做,你的宏愿是为众生,但结约之人……只有自己。

所以。

去级取层,修持菩提,还安悟得……便是绝学无忧。

是天下为公的“心法”!

…………………………

…………………………

在文明觉悟的第一阶段:天下为公。

达成天下为公,不论是马列还是吴杨公学,这些都是调整分配的手段,而调整分配的本质是让社会健康的运行下去,生产力能够持续发展。

完善公平的分配制度,一定程度的生产力,便是天下为公的物质基础。

文明向来性命双修。

所以,要有“去级取阶、修持菩提、还安悟得”的心法才行,如果没有这种心法,再好的物质基础,再好的公平环境,也只是昙花一现。

以旧时代的华夏举例,前三十年不可谓不公平,后四十年不可谓不发达。

但。

曾经引以为傲的“农民”身份,在什么时候开始就变成了贬义词了呢?这里面有着极大的问题,问题就在于前三十年尚且有分配公平,后四十年已经没有分配公平了。

可即便有分配公平。

那时候的农民,他就真的心安了吗?不,他安不了,首先他连肚子都吃不饱,何处心安?又从何处说我种田是因为我喜欢种田?

那不叫心安,那叫安分,而这个安分,是外部环境的公平所给予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