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越境者
洪陇寨里很多人种植橡胶树和热带水果发了财。以香蕉和菠萝为例,最早的那批种植户,家里都盖起了洋楼。虽说现在的水果价格降了很多,可人家早就赚回了本,就算市场行情不好,也可以铲了香蕉种别的,或者以这个为基础,搞具有热带风情的农家乐,顺带着边境一日游。
糯罕大叔只有一只眼睛,但他很有钱,经常去允锦洪,还买了辆车。
有钱的人,对岩文康充满了吸引力。糯罕大叔对岩文康也很好,看着他毕业后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就带着他一起去外面玩。允锦洪很繁华,那里到处都是漂亮女人,只要砸钱,她们就愿意听你的话。
喝了几次酒,吃了几次饭,糯罕大叔很直接地对岩文康说:“我这边需要人,有没有兴趣过来帮我?”
岩文康父亲死得早,阿妈在家里基本上不管事,除了种地,什么都不懂。岩文康从小就野惯了,只要能挣钱,无论做什么在他看来都无所谓。
一年前,他第一次跟着糯罕大叔进老林子接人。
缅国人、安南人、简朴寨人……统统都是女人。
有年轻的,也有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她们不会讲汉话,只是一心想着要过好日子。
按照“泰人”以前的习俗,家务都是女人操持,男人在外面工作。可无论工作能赚到多少钱,男人回家以后拥有绝对权力使唤妻子。
缅国女人很苦,安南也一样,简朴寨更是个穷窝窝。
他们以前根本看不上中国男人。
这些年变化太大了,岩文康亲眼看着通往西洛边检站的土路变成了公路,寨子里很多人家买了车。从这边到国外,就隔着一条线,早年很多女人嫁出去,都后悔了,绞尽脑汁想回来。
岩文康不懂什么叫做“贩卖人口”,他只知道这些不会讲汉话的女人之所以选择偷渡入境,是为了找个好男人,过上好日子。
这些女人整体粗看长得马马虎虎,然而细看下来都不怎么样。皮肤粗糙,脸黑,卫生习惯普遍很糟糕,再加上语言不通……岩文康觉得就算带着她们成功进入内地,估计以后的处境也不会好。
这不关他的事,总之糯罕大叔怎么说,岩文康就怎么做。
既然是偷渡,当然只能走山路,越偏僻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