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二)
若说刘三儿禁赌还仅仅只是带着些胡闹的意味的话,这厮处置新津王、林两大族械斗一事可就相当搞笑了——王、林两族都是新津大族,田亩相挨,历年为争田争水就没少闹出大规模械斗之事,历任知县都无法调解其事,刘三儿却是出了个怪招,他以设宴的名义将两族族长、宗老之类的重要人物都请到了县衙,然后装模作样地提出要调解两族矛盾,两族人等照例又是一通扯皮,彼此争执不休,到了末了,竟当着刘三儿的面约定起械斗时间来了,这可把刘三儿给惹毛了,直接下令封锁了县衙,让两族宗老们现场开打,不打就是藐视官府,于是乎,大清朝首例公堂斗殴就这么上演了,但见一帮垂垂老者在公堂上打得那叫激烈,白发乱飘,白胡子乱飞,老胳膊老腿全上阵,那场景光是想想就有够刺激的。
一众族长宗老们年轻时或许能打,可如今都已是七老八十的人物了,加之养尊处优惯了,这打着打着,没多会就打不动了,可刘三儿却是不管那么许多,不打还不行,直接就让衙役们上去逼着,硬要两族长者们打出个输赢来,可怜一众老者连动弹的力气都没了,尽皆趴在地上直喘粗气,又哪还有动手之力,也就只能是齐齐求饶不已。
众族长宗老们既已求饶,刘三儿倒也没过于已甚,跟众人接着讲道理,道理讲不通?那就让回过了气来的众宗老们接着打,就这么反反复复地折腾了一众老头们整整一天,可怜一帮老太爷们全都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没法子,只得按着刘三儿拟定的条款签下了和平协议。
刘三儿调停两族械斗的事迹一传扬开去,刘三儿在川中官场当即就成了一另类人物,而更令刘三儿“大名鹊起”的则是其断一起寡妇改嫁案的批复——某大户人家寡妇欲改嫁,其大伯不准,双方闹上了公堂,刘三儿当场批复曰:婚嫁自愿,当准,倘若不服,尔死后,本官也准尔寡妻改嫁就是了。这等批复一出,那位倒霉的大伯当即吐血三升,气愤难平,跑去成都府告了刘三儿一状,知府又将此案发回重审,刘三儿尿性一起,干脆,直接在县衙为那位欲改嫁的寡妇主婚,直接将此案给办了个彻底,毫无疑问,这等率性之举一出,立马便惹来了无数卫道士的指责,可刘三儿倒好,不单不认错,反倒将县中那帮子骂得最凶的秀才们全都叫到了县衙,和和气气地开着座谈会,这一开就是一整天,既不让众人饮食,也不让众人如厕,整得那帮卫道士们哭笑不得,到了末了,也就只能是认输了事。
“有趣,三儿这小混球也算是混出头了,也不屈了萍儿跟他一场,嗯,回头尔等要是也看上了谁,就跟爷说,没说的,爷一准全都指了去!”
萍儿的信很长,足足十数页,说的大多是些刘三儿当官的笑料,弘晴看着,也是挺乐呵的,末了,自以为慧眼识人,当真得意得很,口无遮拦地便拿一众丫鬟们开涮了起来,得,这回可就惹大麻烦了,一众丫鬟们又羞又恼之下,当即就将弘晴淹没在了粉拳秀腿之中,满屋子一时间笑闹声响成了一片……
俗话说得好,有人欢喜就有人愁,且不说弘晴房里头闹得春色满园,却说同样是忙碌到天黑才回府的四爷匆匆用过了晚膳,埋着头便往后院书房行了去,一张素来就冷的脸此际阴云密布,身上的煞气大得很,生生令侍候在侧的家丁都因之心惊胆战不已。
“参见王爷!”
“见过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