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意见相左
冯一平现在有些明白,佩奇和布林,后来为什么坚持要在招股书里不合时宜,有些文青的写上看上去很虚的“不作恶”这一条款。
这不仅仅说的是谷歌未来将坚守更多的底线,同时,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会对其它的互联网公司,施加会导致他们倒闭的压力。
见弟弟说得头头是道,冯玉萱笑,“别把我说得什么都不懂的似的,我当初为什么不愿意负责面馆,不还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是,你英明,”冯一平不愿意戳穿姐姐。
她当初不想负责面馆,主要是因为自身能力跟不上,面临了很多来自内部的压力,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在国内,真正对老家味道构成威胁的公司,现在还没有。
这也是冯一平比较自得的一个决定。
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虽然也在全国遍地开花,但那些店,最大的共同点,可能就是名称相同而已。
而且自己主创的老家味道面馆,不管是从档次上,还是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上,都比那两家高出不止一个数量级来。
那两家,还是非常原始的业态,而自己的老家味道面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连锁企业。
“不过,听你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你面临了多少压力,”冯玉萱放下筷子,在弟弟头上揉了两下。
“对于我这样的天才来说,这些事都不是事,哎,你干什么?”冯一平侧着头,很不满的看着姐姐。
“怎么了,你的头还是老虎的屁股啊,摸不得吗?”
黄静萍看着他们姐弟俩斗嘴,觉得很可乐。
而冯玉萱看着弟弟摸了几下自己碰过的头发,一时想得很远。
应该是从自己在93年中秋前回家,时隔几年再一次见到弟弟的时候,当时的他,脸上就是这样宠辱不惊,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又好像是一切尽在掌握的表情。
今天难得的听他闲话这么多,才知道在他这副常见的表情后面,隐藏了多大的压力。
连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不差钱,竞争也并不激烈的面馆,自己管起来都那么费力,那从一无所有,到办了大大小小那么多公司,弟弟得多辛苦?
而且他还不像自己,自己觉得累,觉得应付不来,可以潇洒的撂挑子,找一个轻松些的事做,他可没有这样的机会。
集团谁都可以撂挑子,就他不能,而且下面所有的压力,最后或多或少的,都会传递到弟弟肩头,但他这些年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