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居华竹三五年从西南政法学院毕业,先在川南集团工作了一年,后调入川南绥靖公署担任长宁县下属某镇担任镇长,三八年初选拔进入民运总队,南下安南,先后担任南定、华潘、归仁等军管会副主任、主任等职务,四〇年调任京南市军管会主任,在他任上,京南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安毅对这样一位土生土长的官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非常高兴。
在京南滞留的最后时间,安毅还考察了农业发展的情况。
与红河平原、湄公河平原一样,湄南河平原地区那些水利设施好、利于大面积种植的近百分之三十的田地,统一划归农业公司所有,然后采用工厂式经营的“大农业”种植。而其余的土地,则包产到户,以尽最大努力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整个暹罗地区,稻谷种植分为水稻和旱稻两种,其中中南部地区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区,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主要种植旱稻。
虽然地处热带,但为了保持土地肥力,水稻和安南地区一样,也采取两季种植,其中雨季是五月到十月,一般十月和十一月是收获季节,旱季从十一月到次年四月,属于跨年度种植,一般四月五月是收获季节,而五月又要收获还要尽快把水稻种植下去,因此又叫双抢月。
目前已经是三月底,水稻已经抽穗,由于西南农学院针对热带地区的稻谷品种进行了改良,产量显著增加,从原野上一眼望去,触目所及一片碧色,稻穗颗粒饱满,一看又是一个丰收年。
陪同参观的西南农学院水稻专家袁农云教授对安毅介绍道:
“暹罗地区素有亚洲粮仓的美誉,这里的稻米一年两熟,局部地区可以做到一年三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出产的稻米洁白晶莹,米粒细长,素有‘白色金子’之称,许多人又将其称之位‘香米’。
“但是,这种‘香米’的产量不高,而且由于长期种植,品种退化严重,抗病能力差。我们农学院结合本地香米耐旱、耐酸碱土壤等特点,经过三年多的杂交试验,培育出了新型优良品种,虽然口感比起香米略差,但产量从亩产二百五十公斤,上升到现在四百二十公斤,产量几乎翻了一番。
“目前,我们所有的大中型农场,均选用了新稻种,部分分田到户的农户也接受了新品种,不过大多数因循守旧的农户,为了保证他们生产的‘香米’的质量,宁愿继续种植他们的老稻种,也不愿意种植产量高的新稻种,让人头疼。”
安毅安慰道:“农民需要切实地见到好处,才会慢慢地改变他们的观点,这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毕竟一旦选种错误,那么除了面临市场的考验外,还有可能会饿肚子,因此保守一些可以理解。我们的农业工作者,不仅要培育高产稻,还应该积极宣传,推广良种和先进的耕作技术。我看你们在乡镇设立的良种培植中心和虫害防治中心就做得很好,我相信农民一定会慢慢接受的!”
袁农云教授点头应是,然后又简单介绍了一下本地区其他农产品的情况。
在暹罗南部沿南华湾的高温多雨和排水良好的地区,拥有大片的橡胶林。早在本世界,英国种植园主便开始在马来西亚种植橡胶,同时也把橡胶种植技术传到了暹罗,到了三十年代,暹罗开始大面积种植橡胶,这些橡胶种植园园主大多是中国人。
到目前为止,环南华湾地区的橡胶种植面积已经高达120万公顷,年产橡胶六十万吨,成为仅次于兰印、马来亚的第三大橡胶产地,成为了安毅集团重要的财富来源。
除此之外,暹罗还种植玉米、木薯、番薯、甘蔗、原麻、烟草等,农产品的多样化,使得土地利用率大为增加,粮食产量为此年年递增,除了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居民生活外,还使得安家军正在进行的战争,没有了后顾之忧。
~~~~~~~~~~~
PS:谢谢dlghy_zy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订阅、推荐和月票!
天子继续求订阅等一切支持,感激涕零!
第二〇九二章你办事我放心
“出门在外,要记得照顾好自己!”
冯洁云理了理安毅的衣领,又道:“迪亚娜妹妹年纪小,许多事情考虑不周详,此次你带着她出访西亚,该想到的和不该想到的,你都要替她想好。”
“我知道了!”
安毅低下头,在冯洁云脸颊上吻了一下,安慰道:“放心吧,迪亚娜已经二十岁了,她从小接受过严格的宫廷教育,不会出乱子的。反倒是你,一工作起来就不注意休息,还有楚儿,你得帮我好好看着她,督促她睡觉。”
“瞧你婆婆妈妈的!”
冯洁云抿嘴一笑,退后一步,端详安毅整洁的军礼服,满意地点点头:“嗯,这样精神多了,现在去隔壁和紫微、凤英话别吧……对了,朱蕴提前离开了,她说不适应送别的气氛,离开这几天西贡市政府那边估计留下不少公务,因此一大早就乘京南至西贡的航班回去上班了。”
“这个婆娘,一点儿都不懂浪漫!”安毅摇摇头,脑海中闪过昨夜与朱蕴的抵死缠绵的画面,心里又是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