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
锡兰岛北部三角形区域,随着司令官夏俭上将一声令下,颠簸一夜七荤八素的第十师官兵,分别乘坐一艘艘登陆舰艇和“鳄I”水陆装甲输送车,在一百余辆“豚I”型水陆坦克的掩护下,向着南方的沙滩冲去。
“大家做好登陆准备!两分钟后开始向海滩冲锋!”
一艘平底登陆舰艇上,一位年轻的中尉向舰上的士兵们大声喊叫。
在舰首厚实的钢板后面,大约一个连的官兵手持自动步枪、表情严肃地等待着钢板放下的那一刻。舰尾的发动机在拼命地嘶吼着,那里两挺毫米高平两用机枪正在努力地向不远处的海滩倾泻着子弹。
在这艘登陆艇周围,数百艘登陆艇和水陆输送车,正拼命地向南方的海滩前进。
从高处向下看,这些船只就像是木梳的齿,拖着一道道白色的水痕,在这些登陆舰只旁边,是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的中小型战舰,它们射出的中小口径炮弹划出低平弧线,对海滩上的日军火力点进行较为精确的直接打击。
在“中华”号战列舰的舰桥指挥室里,夏俭和第四集团军军长罗磊、参谋长林炳宁一起,使用高倍望远镜观看前方的战斗。
日军的反击,果然如情报所说的那样极为乏力。
海滩上空,数百架飞机来回穿梭,它们中除了部分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外,其余的都是距离此地只有两三百公里的次大陆东海岸城市的陆基机场起飞的战机。
终于,最前方的登陆舰到达了预定位置并停止前进,舰首的挡板放下之后,安家军官兵们一个个勇敢地跃入没膝或者齐腰的海水中,海水的味道对于这些陆上精英来说还略显陌生,尽管之前他们已经分队进行过数次小规模的登陆演练。
官兵们高举着手里的武器,用最快的速度涉水前进,而留在登陆舰上的迫击炮手们,则用带着强烈弧线的迫击炮炮弹尽量压制海滩后面的日军防御阵地。
在登上海滩之后,第一批士兵趴在地上对前方的日军火力进行压制射击,掩护后续登陆部队继续前进,然后一批批登陆部队之间交替掩护前进。
乘坐“鳄I”水陆装甲输送车的官兵则比较幸运,他们可以一直被运送到陆地上,脚踏实地后,再推开后车门冲下来,汇合登陆艇上下来的官兵,向着日军的阵地扑去。
第一波登陆的士兵,使用手里的自动步枪、迫击炮、火箭筒、喷火器、手榴弹和小口径火炮,在两栖坦克的支援下,花费了半个小时便占领了海滩后面仅有不到一千人防守的日军防御阵地。
接着第二波登陆船只将后续部队运送上来,随后工兵开始架设栈桥,为后面的部队和装备上岸做准备。
直到第三波登陆船只靠上来,豹式坦克和II式装甲车通过栈桥快速爬上海滩,嘶鸣着向纵深推进。
至上午十一点,整个锡兰岛北部三角地带包括南方的贾夫纳城,境解放,歼日军两个守备大队共三千余人,安家军陆海空军发起的第一波登陆战,竟然出人意料地轻松。
~~~~~~~~~~~
PS:谢谢拿枪的人、淡看历史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订阅、推荐、五星评价票和月票!
进入十一月中旬了,估计弟兄们的第二张月票消费出来了,天子求下月票支持!拜托了!
第二〇六一章耸人听闻
锡兰岛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如夏,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差别,其中雨季又分为两个阶段,每年五月至九月西南季风盛行时为第一阶段,十一月至次年二月东北季风笼罩岛时为第二阶段,如此周而复始。
时值二月下旬,东北季风基本结束,天高气爽,气温适宜,正是行军作战的好时节。
夏俭把司令部设到了贾夫纳,这座城市位于锡兰岛北部三角形半岛的西南方,城市周边遍布宽广的椰子林和油棕种植园,西方和南方面临大海,东临贾夫纳渴湖,历史上曾为泰米尔王国的都城,欧美殖民者曾在这里建有气象台、古城堡及教堂等设施。
贾夫纳城南港口区英国人修建的海军基地,曾经一度荒芜,但现在随着安家军海陆军部队的入驻,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此时海军基地中央一栋两层白色小楼里,参谋和通讯军官来来往往,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