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已经逐步适应下来的安毅对此处之泰然,表现得十分轻松,心里却在对李宗仁将军地讲话详加回味,渐渐地听出了一些奥妙之处,那就是李宗仁将军几乎对每一个参加北伐的军阀势力都予以赞扬,对自己指挥的一个个战役也介绍得很细,却没有一个功绩与坐镇南京的蒋总司令有关。
李宗仁将军完不需要稿子张嘴就来的长篇讲话进行完毕,麦主任左右看了看,见没有人有讲话的意思,便含笑宣布开始回答记者问题,时间是一小时,获得准予地记者尽可向主席台上的五位将军提出问题,将军们定会知无不言、尽最大可能满足大家的要求。
首先获得提问的竟然是日本通讯社的记者。这个身高只有一米五八左右、在大热天仍然西装革履的矮子分别向李宗仁和白崇禧提出问题,一问白崇禧何时能拿下徐州?二问李宗仁如何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
白崇禧非常间接地用“指日可待”四个字来回答,李宗仁却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感到十分棘手,原因是“南京事件”发生之后,日本军队借口“保护本国侨民的安和利益”派出四艘军舰逆江而上抵达汉口,用黑洞洞的舰炮指向了武汉政府地军队,并加派一个联队的海军陆战队强行进入汉口日租界,对中国无辜的商户和贫民动辄殴打拘禁以示报复,武汉汪精卫、唐生智政府却低声下气极力言和,大声疾呼“一衣带水的友邦切以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为重”,暗中却严格限制自己的军队靠近日租界以避免所谓“误会与冲突”,换得“友邦”的谅解与撤兵。
在南京政府长时间的经济封锁和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冲击下,武汉政府的财政入不敷出,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同一阵营内各军事势力之间地隔阂与猜疑越来越深,加上日本军舰对长江码头的封锁和列强对武汉政府的商品实行禁运政策,有恃无恐的日本人越来越肆无忌惮,横冲直撞,却越来越遭致中国各界特别是青年学生强烈的反感和敌意。
因此。这一个看似简简单单地问题。却让李宗仁颇为头痛。他不能说好。因为只要他说中日关系良好地话很有可能遭到社会各界地抨击。但是他又不能说不好。否则将会影响自己地“友邦”心目中地形象。对自己今后地发展毫无益处。
在短暂地思索过后。经验丰富地李宗仁开始大谈中日之间多年来相互交往地深情厚谊。历数自己地军中和北伐军各军不少将帅都在日本接受过高等军事教育地事实。很巧妙地将孙中山、蒋介石甚至何应钦等人地“日本情结”抬出来说事。主张双方相互间加深了解和合作。
李宗仁地一席话情真意切。娓娓动人。既避开了尖锐地现实。又能向国世界展示其温和派地一面。联想到李宗仁为消除宁汉之间地战火进行地奔波幹旋、以及他从未在宁汉之间有过明确地选择。台下众多记者露出会心地笑容。日本记者也从李宗仁地话里获得了自己想要获得地信息。非常礼貌地站起来向李宗仁行了个九十度地鞠躬礼。坐下后脸上带着无比自豪地微笑。
安毅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不知为何。他觉得台下日本矮子地笑容是那么地令人恶心。心中怒火暗暗燃烧。真想走下去给他两个巴掌才解恨。因此根本就没有再注意听下面几个中外记者对李宗仁、白崇禧、王天培、柏文蔚、王应榆和张定四人地提问。心想接下来也不会有自己什么事情。要是有何提问也就三言两语应付完事。回头再与自己地几个记者朋友单独谈谈。争取让他们多报道些一线官兵和最高层地“英明神武”。这才是自己此行地主要任务。
安毅好不容易调整好情绪。端起茶杯刚要喝上一口。法新社中年记者达维特终于把提问地方向对准了他。
蓄着灰色络腮胡子地达维特先是自我介绍。随即将目光投向主席台上面无表情地安毅:“尊敬地安将军。首先允许本人对将军所取得地辉煌胜利表示衷心祝贺和钦佩!将军如此年轻却拥有如此高超地军事指挥才能。令人非常惊讶。而且根据数月来流行于中国并且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国文字出版地《模范营》一书中介绍。将军地部队有着独特地先进训练手段和政治教育方式。请问将军。《模范营》一书中地描写是否属实?你对自己正在从事地北伐合理性和公正性怎么看待?”
场随即安静下来,记者们的目光都集中到端起茶杯的安毅身上,台上地李宗仁和白崇禧也含笑看了安毅一眼,心里想着安毅会如何回答法国记者后面那个关键问题。
对于这样尖锐的问题,安毅没有任何的心理准
此表现得很惊讶。过了一会儿,他慢悠悠地放下茶~考朗声说道:
“很荣幸能够得到达维特先生的垂青,今晚将星云集,本人还以为今晚没自己什么事情了,所以也没有做什么准备……”
记者们听得有趣,低声笑开了,坐在记者席第一排的叶青、何京和周崇安几个也没想到安毅这么老实,都对安毅露出开心的笑容,只听安毅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