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侯卫东官场笔记(1-8册+巴国侯氏) > 第253章 养成判断人脉质量的本能(2)

第253章 养成判断人脉质量的本能(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师傅问春天:“胡永林这么激动,是哪位领导来了?”

春天道:“没有外人,就是侯书记与蒋县长两人。”

大师傅骂道:“胡永林拿起鸡毛当令箭,不跟我说清楚,我怎么安排菜?”他对自己的徒弟道:“别弄得太多,芹菜炒牛肉、火爆墨鱼仔、黄焖鲫鱼、麻辣长江鱼,再配一个冷盘、两份小菜,也就差不多了。”

侯卫东为蒋湘渝倒上一杯红酒,道:“昨天我到市委,得到准确消息,周书记要调到省政府,任副省长。”

蒋湘渝靠在坐椅上,道:“前一段时间小道消息满天飞,原来真是无风不起浪。”

人与人之间,除了理智的认识以外,还有一种融合了身体语言、脸部细微表情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潜意识流露。侯卫东总是感觉蒋湘渝与平时不太一样,暗中观察了一会儿,得出结论:“蒋湘渝全身陷在了沙发上,这是一个很放松的姿势。”他在记忆中寻找蒋湘渝以前的坐姿,却又不太清晰,不过可以肯定,以前至少没有现在这样放松。

侯卫东扳着指头道:“成津资源丰富,煤和铅锌、钼等有色金属储量大,建材资源也比比皆是,完全可以搞深加工,竹水河可以搞小水电。周书记在省里主管工业,对我县的招商引资很有利。”

蒋湘渝慢慢地剥着一条黄焖鲫鱼,吃了一半,赞道:“这黄焖鲫鱼是大师傅的拿手菜,味道还真是地道。这种二指宽的土鲫鱼,特别入味。”他没有继续黄焖鲫鱼的话题,问道,“新书记是原地提拔还是从外面调来?只听到周书记要调走的小道消息,新书记是谁还真没有听到风声。”

侯卫东摇头道:“现在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看来省委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不过据小道消息说,省委组织部朱民生常务副部长调过来的可能性最大。”

蒋湘渝道:“以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是一届领导一套思路。周书记高升了,也不知道新书记会是什么样的思路。我们的工作节奏是否需要放缓?免得矛盾太多,到时激起群体事件,给新书记留下不好的印象。”

一起工作几个月,蒋湘渝与侯卫东关系处得还不错,他的这个提议也是从大局出发。

侯卫东知道自己很快就要由副转正,他渴望出政绩的心思比蒋湘渝强烈得多,道:“我觉得还是得按既定政策办事,修路和整治矿山都已经启动,如果减弱工作力度,会弄成夹生饭,到时候骑虎难下,我们会很被动。至于群体事件,只要应对得当,可以避免。”

看着锐气十足的年轻县委副书记,蒋湘渝心道:“周昌全是侯卫东的靠山,如今靠山走了,自己得先看风向,得适当地与侯卫东保持着距离。”口里道:“就以飞石镇来说,按省里政策,有采矿证和无采矿证的小铅锌矿确实应该关闭,但是这些小铅锌矿多为当地村民所开,提供了工作岗位,也是乡镇税收重要来源。强制关闭未达标小铅锌矿,出发点是绝对正确,实际效果恐怕会几方不满意。”

对于蒋湘渝的圆滑以及中庸主义,侯卫东是早有领教。今天他主要是与蒋湘渝沟通思想,即使蒋湘渝与自己观点不太一致,也没有争论,转了话题,聊了些并不太敏感的工作。

边吃边聊,气氛倒也融洽。

吃完饭,送走了蒋湘渝,侯卫东点燃了一支烟,将几件难事在脑海中一一梳理:

抛开感情,光从现实角度来讲,章永泰的死因其实对成津发展大局并没有太大影响,甚至可以完全忽略,当然这个前提是周昌全不再耿耿于怀。

以整治铅锌矿为试点的有色金属矿整治工作已经开始,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坚定不移搞下去。否则前功尽弃不说,还要引起极大的反弹。

修建成沙公路,这是不可动摇的基本政策,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必须打通成津的交通线,这一条绝不含糊。

在竹水河修建小水电,这是蒙宁与朱小勇的项目,间接是吴英的项目,更间接则是蒙豪放的项目,而且这个项目本身,对成津县的发展是有益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