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 分节阅读 166

分节阅读 16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

是我理想栖身处。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禾苗。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却从不犒劳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

却那安逸的乐郊。

乐郊乐郊真安逸,

谁会长叹加哭号!

【读解】

人和老鼠从来都是好朋友,尽管人们想出了许多难听的词来咒骂鼠辈,它们依然同人类形影不离。科学家们已经向我们证明,有人的地方必有鼠,有鼠的地方多半也有人。这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强的两种动物就是人和老鼠,同时也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两种动物。这表明,鼠离不开人,人总有鼠伴随着。它们虽然是冤家对头,可是不是冤家又怎能搅在一起?为什么无数动物之中唯有老鼠同人攀亲?科学家们能否回答这个人鼠之间的社会学问题?认真想来,人鼠之间总有些不公平。人无需向鼠索取什么,也不是离开了鼠就无法生存,更不会把鼠当作珍稀动物倍加爱护,充其量拿鼠开开玩笑,逗逗乐,编出“老鼠嫁女”一类的故事和生肖属相聊以解闷。这已算很看得起鼠辈了。要真正喊打过街老鼠,未必会像打落水狗那样下得了狠。C。这又足见在看得起之外再加上了恻隐之心。

反过来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老鼠表面上似乎很懂得领人类的情,从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出来偷鸡摸狗,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丑陋得鼠头鼠脑,从不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它们习惯于生活在黑暗的地洞之中,过看隐居的生活,但从来不愁吃穿住行。没有吃没有穿就去人类那儿拿,只要有人在,就不愁生活没来源,并且应有尽有。它们唯一的恐惧是某一天地球上的人全风光,那就真正断绝了生活的来源。可是,至少在可以看得见的将来,老鼠的恐惧都只在理论上能够成立,在实际上却不会发生。所以,大可以放。。大胆地靠着人类过着舒适惬意的好日子。

人类不要小看鼠辈。跑是跑不掉的。人走到哪里,鼠就会跟到哪里。不需要对天指日的海誓山盟,绝对不必怀疑鼠辈的忠诚,它们会跟人类走遍海角天涯,决不反悔。

我们完全可以像先知一样地预言,人类的乐上在哪里,鼠辈的乐上也就在哪里。

------------------

蟋蟀

——选择活法

【原文】蟋蟀在堂①,

岁聿在莫(2)。

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③。

无已大康(4),

职思其居⑤。

好乐无荒(6),

良士瞿瞿(7).

蟋蟀在堂,

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

日月其迈(8)。

无已大康,

职思其外(9)。

好乐无荒,

良士蹶蹶(10)。

蟋蟀在堂,

役车其休回(11)。

今我不乐,

日月其韬(12)。

无已大康,

职思其忧(13)。

好乐无荒,

良士休休(14)。

【注释】

①堂:堂屋。天气寒冷时蟋蟀从野外进到堂屋。②聿:语气助词,没有实义。莫:同“暮”。③除:消逝,过去。④已:过度,过分。大康:康乐,安乐。⑤职:常。居:所处的地位。(6)好:喜欢。荒:荒废。(7)翟翟:心中警戒的样子。(8)迈:消逝,过去。(9)外:指份外的事。(10)蹶蹶(jue):勤劳敏捷的样子。(11)役车:服役出差乘坐的车。休:休息。(12)韬(tao):逝去。(13)忧:忧患。0休休:安闲自得的样子。

[译文]

蟋蟀鸣叫在堂屋,

一年匆匆到岁末。

贤者懂得要约束。

蟋蟀鸣叫在堂屋,

若我现在不行乐,

转眼光阴白白过。

寻欢作乐别过度,

自己地位要记住。

行乐不能荒正业,

一年匆匆到岁末。

若我现在不行乐,

转眼光阴白白过。

寻欢作乐别过度,

分外的事要惦记。

行乐不能荒正业,

贤者懂得要勤奋。

蟋蟀鸣叫在堂屋,

岁末役车也休息。

若我现在不行乐,

转眼光阴白白过。

寻欢作乐别过度,

国家忧患记心头。

行乐不能荒正业,

贤者懂得要节制。

【读解】

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瓦位如雪。”岁月的无情,人生的短促,早被诗人们领悟透了,写绝了。怎么个活法,在古人的心目中似乎只有享乐和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两端。要么是及时行乐,荒淫无度,醉生梦死,要么是立功立名立德。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另一种活法:既要及时行乐,又要有所节制;既要充分享受人生,又要保持忠于职守的精神和忧患意识。在荒淫和苦行之间选择一条中间道路,似乎是一种符合现代意识的活法。日本人信奉拼命地工作,拼命地享受(实际上是工作多于享受),如今被我们拿来当作一种活法的标本。其实,这样的标本早已有我们自己的祖先作了示范,何须从东洋人那里去学。

充满世俗精神和气息的既享乐又干活的“中间”活法是非常_现实,也非常有吸引力的,大概可以算得上一种比较理想的活法。它不要求我们像浮士德那么不断地去进取、开拓、发现,用不着去冒险寻求刺激。不要求我们像西西弗斯那样不断徒劳地推巨石上山,也不要求我们像教徒那样去修道院禁欲苦修,不食人间烟火。

不过,要真的实行起来,中间活法怕是有相当难度的。人是一种不大经得起诱惑的软弱的动物,具有自制力和理性精神的人毕竟很少,不知不觉或有意识放纵自己的人却很多。我们实行起来多半不会偏于苦行和工作狂的一面,而会偏向纵情于声色犬马凤花雪月而不能自拔的一方,时常乐而忘返,乐不思蜀。

尼采曾用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来代表人类的狂欢和理性两种精神。或许这是上帝的有意安排,把这两个对立面放进我们体内,让我们自己去作选择:或者纵情享受,或者拼命干活,只有不同寻常的人才会把二者结合得很好。选择就是考验,答卷要由我们自己来填写。

------------------

山有枢

——守财奴的面目

【原文】山有枢①,

隰有榆②。

子有衣裳,

弗曳弗娄③。

子有车马,

弗驰弗驱。

宛其死矣④,

他人是愉。

山有栲⑤,

隰有忸(6)。

子有廷内(7),

弗洒弗扫。

子有钟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