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 分节阅读 84

分节阅读 8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君子不屑于雕虫小技

【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②,是以君子不为也。”

【注释】

①小道:指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相当于后世说“雕虫小技”的意思。②泥:滞陷不通,引申为妨害。

【译文】

子夏说:“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枝,也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但是,恐怕热衷于它们而妨害远大的目标,所以君子不屑于这些玩艺儿。”

【读解】

儒者把人生比作行路,要求有远大的目标。

“光阴似箭我好象跟不上啊,

岁月不饶人令我心慌。乘上千里马快快奔驰吧,

来呀,我在前面引路开道!”(屈原《离骚》)

路边的野花闲草虽然美呀,但是不要采,不要妨害我奔向远方的目标。

路边的村店野肆虽然好呀,但是不要停,不要妨害我实现自己的理想。

路边的玩艺儿虽然多呀,但是不要玩,玩物丧志,雕虫小技君子不为。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不知儒者活得累不累?

------------------

日日月月有进步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释】

①亡:无。

【译文】

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读解】

“日知其所亡”是知新;“月无忘其所能”是温故。两方面结合起来,正好是孔子“温故而知新”(《为政》)的意思。

从心理状态上来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又是孔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的写照。

子夏手中所棒的,原本是圣人的“衣钵”,儒学可真是劝学之学。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无论是从方法还是心态上来说,我们今天所宣传而要求于学生们的,也还是与儒学的精神相通的吧!

------------------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仁德也。就在其中了。”

【读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