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
刚才我去请教老师什么叫智,老师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使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是含义非常深刻的话呀!比如说,舜帝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提拔了皋陶,那些不正直的人就靠边站了;商汤王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提拔了伊尹,那些不正直的人也就靠边站了。”
【读解】
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智者是知人善任,尤其善于识别人的人。
由于樊迟对智者识别人的道理不太理解,又引发了孔子关于选拔人才的一番论述。其实,在《为政》篇里,当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够使老百姓服从时,孔子已经回答这类似的话:“举直错诸枉,zé • mín服;举枉错诸直,zé • mín不服。”所以,如何选拔人才,一直是孔子思考的问题,也是他向当政者所提供的活国方略之一。
只不过在本篇里,孔子原本不是说的从政治国问题,而是一般性地向樊迟解释什么叫智。在孔子看来,能够知人,识别人就是“智”的体现,能够知人识别人的人当然也就是智者了。
那么,孔子关于智者的要求是高还是低呢?表面看来是低,实际上却是非常之高。俗话说得好:“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知人的面,要求很低:要知人的心,要求就非常之高了。
尤其是在所谓“现代”社会,人人行色匆匆.个个疲于奔命,相互之间似乎总有一层无形的隔膜。“不如意事常bā • jiǔ,可与人言无二三。”以致不断有人高呼“理解万岁”,结果还是难于被人理解。在这种情形下真正能够做到“知人”的又有多少呢?
可见,智者原来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
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注释】
①道同”导”,开导、劝。
【译文】
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
【读解】
这一段话的意思其实在《里仁》篇里已由子游说过了。
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焉;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服事君主太殷勤繁琐,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过从太密,反而会有一天疏远。一句话:无论是对待领导还是朋友,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