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朝那些事 > 分节阅读 113

分节阅读 11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祁镇虽然闹了笑话,但毕竟还是坐稳了皇位,并从此开始了他的第二代统治--天顺。

而那些还乡团成员们在冤杀了于谦之后,前景似乎也是一片光明,如果用童话的语言就此结尾,可以表述为"他们四个人手牵着手,从此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很可惜,在具有悠久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比如权谋斗争、厚黑学)的我国,童话是没有市场的,类似他们这种阴谋集团,结局总是逃不开两句话。

一句叫"攘外必先安内",另一句叫"过河拆桥",而从后来的情况发展看,还乡团大致适用于第二句。

解决外敌,即刻内斗也算是华夏文明的光荣传统之一,很快,还乡团的成员们便十分自觉地依照这一传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内部斗争。

说来有点滑稽,斗争的起因并非分赃不均,而是性格不和。因为徐有贞是一个有理想、没道德、有文化、没纪律的复合型人才,虽然他心黑手狠脸皮极厚,但还是想做事的,是有追求的。

可是石亨和曹吉祥这两位仁兄,除了有野心和贪欲外,啥也没有,如果坏人也分档次的话,徐有贞就是一个有品位的坏人,而石亨和曹吉祥就是坏人中的渣滓。

夫妻之间性格不和可以离婚,而政治家性格不和最终却只有一个结局-你死我活

于是,坏人之间的斗争就此开始。

[521]

你的素质太低!

徐有贞和石亨、曹吉祥的矛盾从夺门之变后不久就开始了,他们原本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关系很好,但功成名就之后,徐有贞才发现,他的这两个同伙素质实在太低。

徐有贞入阁之后,开始操持国家大事,每日忙于办理各种事务,毕竟他还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可石亨和曹吉祥却截然不同,他们发达之后,只热衷于干一件事--贪污受贿,不但如此,他们还不断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人,混乱朝纲。

比如石亨同志先后打过多次报告给朱祁镇,要求封赏夺门有功人员,前后竟多达四千人!真是天晓得这些人都是哪里来的,估计他连那天晚上在自己家厨房做饭的老妈子(应该是有力的保障了后勤补给)也算了进去

曹吉祥也不甘人后,他的养子、侄子乃至于七姑八婆之类的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也都封了官,令人叹为观止。

徐有贞每次看到这种乌烟瘴气的情景,都会不由得羞愧有加:

当年我怎么和这帮人搞到一起了?什么素质啊?

自己虽然是一个阴谋家,可那二位仁兄充其量却只能算是两个混混,如果继续跟他们混下去,实在太丢人。

打定了主意,徐有贞开始和曹、石二人保持距离,见面了也不打招呼,他要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

石亨和曹吉祥终于发现,这位高学历的仁兄想洗手下船,和自己决裂。

决裂就决裂吧,怕你不成!

天顺元年(1457)五月,还乡团第一次内斗正式开幕

这天,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正在朝堂之上议事,朱祁镇突然拿出一份奏折,当众宣读,内容是这样的:曹吉祥、石亨等人贪污受贿,专横霸道、欺上瞒下、排除异己,应予惩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