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章 亲人
坎坷的世道,草芥一般的人命,无法掌控的人生,人人都是随波逐流,身不由己。
歌声如泣如诉,远处等候的杨再兴不由得眼眶一热,泪水夺眶而出。
黄河上,一艘客船从西边划水而来,在遍植杨柳的汴口渡头上停船靠岸。船客们纷纷下船,歇一阵,吃喝完毕,然后再重新登船,继续北去。
“娘,现在已经到了汴口,距北京大名府不远,只有一天的路程,你就安安稳稳的吃饭,好好歇息,等着见你的松儿吧!”
人家常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母亲不就是这样吗,一路上不知唠叨了多少回弟弟,耳朵都被她喊聋了。
王青无奈地摇了摇头。
自从前年冬季,得知弟弟阵亡以后,老娘的泪就没有断过。头发花白大半不说,整日里浑浑噩噩,脑子也不太好使,时常记不起东西。
年轻守寡、中年丧子,对于一个独自带大两个孩子的妇人来说,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谁知峰回路转,半年后,却意外接到了儿子的回信。原来儿子在战场上身受重伤,藏了起来养伤,却并没有阵亡。
因为怕朝廷追究,儿子一直在深山里呆着,直到近些日子才康复出山。
听到儿子没死,母亲整个人一下变了样,整日里红光满面,人也精神了起来。不过从那以后,母亲就再也不愿意呆在河南府,而是嚷着要去投靠王松,一家三口,生死相依。
“都是这该死的朝廷!”
这是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战场不仅无情地夺去了她的丈夫,还让她的小儿子差点马革裹尸,身败名裂。
儿子差点为国捐躯,谁知得到的却是一个“缪丑”的谥号。明明儿子有大功于朝廷,在那些大头巾的眼中,儿子却成了居心叵测,不忠不孝之人。
听到母亲再次愤愤地说起这句话,王青轻轻
一笑,想要上前扶起母亲,谁知却被母亲推开,自己站了起来,速度之敏捷,让王青都怀疑,母亲又回到了年轻力壮之时。
“饭也吃够了,茶也喝够了,船家什么时候才能开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