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节 铜雀
不管老曹懂不懂,但知道这不是重点,单飞说出重点道:“秦始皇时,因建秦皇陵需不同器件,对青铜铸造要求极高,因此对铜锡比例运用的极为巧妙。”
托着手中的铜燕,单飞一指燕翅道:“工匠做出翅膀的纹路用的是鑋凿法,也是秦始皇那时铜御管俑特有的雕凿手法,不但手艺独特,而且因切磨雕琢的需要,对青铜中金属比例要求极为严格,非秦始皇时不能制造,因此我有此断定。”
他方才辨声听材,对铜雀的材质早有分辨。
这本需要很高明的分辨技巧,他能成为顶尖的考古专家,自幼就在眼力、耳力下了极大的功夫。当初他胜过荀奇靠的就是多年磨砺的耳力,如今内息大涨,武功高明,对眼力、耳力更有帮助,认出这东西的来历倒是轻而易举。
而断定这是秦始皇时期的工艺,而不是之后的时期,单飞靠的是常识判断。
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年代越是靠后,人的科技越是高明,却不知道人类发展本有几个断层,很多工艺多有失传,而艺术巅峰更是难以逾越。
这只铜燕在古代工艺中可说更近艺术巅峰,艺术巅峰靠的不仅仅是工具技术,更要依赖人自身的灵性和环境的孕育。
秦后的汉朝,风格大开大合,更加铁器开始兴盛,青铜器工艺反倒处于下坡。这就和如今手机电脑横行,难出书法大家类似的道理。
这只铜雀无论从时代还是工艺性都是难以复制,在单飞看来,艺术价值更胜过经济价值。
不过曹操让他看这只铜雀的用意是?
单飞念头转动间,就听曹操抚掌笑道:“说的好!”
领导就是领导,根本不用调查研究,只要三个字概括就好。
单飞心中嘀咕时,听曹操道:“这只铜雀是张郃将军挖出来的。”见单飞满是困惑,曹操慢悠悠道:“张郃将军挖出这只铜雀的地点,是在昨夜金光出现的地方。单统领对此、有何见解?”
单飞舒了口气,暗想事情真的巧得不能再巧,怎么偏偏在他站的地方有只铜雀,而且他又是和晨雨在那去见女修之棺。
沉默片刻,单飞摇头道:“我没有什么见解。”顿了下,见曹操只是望着他不语,单飞反问道:“司空总不认为这只铜雀是我埋的吧?”
曹操只是笑笑,居然并不言语。
这老曹在玩什么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