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出金屋记 > 分节阅读_13

分节阅读_1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汉室诸后之中,也就是薄后是以太子妃的身份得封皇后,却又始终无宠,自然谈不上生育。唯一一个太子妃出身的元后,陈娇身上承担的生育压力真是大到可以把人压垮,她觉得就是自己能生,现在也都要被吓得不能生了。

“你是妻母,她是舅姑,你们能想到一块去,那才是奇事。”太皇太后这一次倒说了一句公道话。“不过,王氏最近是稍微有些忘形了,长寿殿这里久久不来走动也就罢了,听说还很有捧田蚡做丞相的意思。”

这句话,才是老人家先发了重话迁怒于宫人,又要和女儿密斟的真正原因。

陈娇虽然年纪小,但随着她上位作为皇后,渐渐自然也有了参与密谈的资格。只是她立场暧昧,不论是黄老之道还是儒圣之道,都推说一个不懂。太皇太后几次问起天子的事,她都是含糊以对。老人家心疼外孙女,又不是不懂得陈娇的难做,倒也没有特别逼她。

不过今天这件事牵扯到了朝政大权的更替,陈娇势必不能不知道个大概,毕竟就是她也明白,窦婴身为窦氏子孙,又是信奉孔孟的儒生,早已经是朝野上下公认的丞相人选。王家要在这件事上加塞,非但是和窦婴为敌,更是深深地触犯了和窦婴其实并不十分亲近的太皇太后。

陈娇的几个兄弟都是庸碌之辈,就连大长公主都没有问刘彻要官的意思。太皇太后身故之后,窦氏就指着大长公主的荫庇了,老人家这时候把陈娇留下来,已经是不由分说,将她定为了窦氏第三代的掌权人,一并身兼靠山大树。连一点商量思忖的余地都没有给,陈娇心底不禁暗叹:就算是明察秋毫之末的老人家,也有犯糊涂的时候。

她未曾说话,大长公主已经动了情绪,“王娡的心也太大了吧?就是您当年,那也是等到……”

汉室以孝治天下,当年薄太皇太后在世时,薄氏子弟飞扬跋扈,景帝尚且是等到太皇太后魂归泰山,这才过问了薄氏的轻薄行径。

陈娇垂下眸子,静听母亲和外祖母你一言我一语的抱怨,却并不出声附和。

自从诸吕之乱以来,外戚就似乎成了诸位帝王的心头大患,可就是这样,也没能挡得住一个接一个的“以外戚贵幸”大臣的上位。这自然是其来有自,再没有谁比亲戚更能维护帝王的权力了,尤其是刘家人不能用,大臣们都是地方豪强出身,多半和家乡的地主、富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毫无保留地为天子着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也就只有外戚了。

可就是先帝临终时,口中的外戚也就只有“你母亲、妻子家是可以信任的”,窦氏身为祖母的娘家,似乎早已经失去了年轻帝王的信任,成了他和他身后新外戚集团的绊脚石……

也难怪祖孙之间,感情日渐微妙,有这样的两大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背后挑唆添话,就是再简单的事,都要多了几分利益,更别说刘彻如今日渐长成,早已经雄心勃勃,要在明年新帝元年,为这死气沉沉的朝局来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和变化,为了这事,最近是多次和赵绾、王臧两位先生,借着讲学的名义在清凉殿里说话。太皇太后不可能一无所知,对孙子自然有所不满,很多事面上不显,到了今天,是要借着田蚡的事,放到台面上来说了。

亲祖孙之间尚且有这么多文章,说起来,自己也就是太皇太后的外孙女,平时再疼,到了这样的时候,也到了站队的时候。

陈娇一时竟无话可说,直到太皇太后又一次问她,“天子是吃了多少mí • hún汤,怎么就一门心思认准了儒生?几代皇帝,都是信奉清静无为的道家,到了他这儿就想着改弦更张?恐怕都是受到那两个儒生的蛊惑吧!”

这是又一次委婉地催问起了刘彻私底下的盘算……

陈娇微微一颤,脑海中那声音亦如响斯应,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很多事,前一世的她,都做了一个错的决定,可一件事又哪里只有错对两种做法,这一桨下去触到了礁石,这一世自然知道不能再错,可该要划向什么地方,陈娇自己都没有方向。

就算再多思虑,她今年也不过是十六岁的少女,要在太皇太后和帝王之间走出一条路来,真是谈何容易。

“要答应,是不能的了。”就和那声音商量,“彻底倒在祖母那头,就等于是把阿彻的心,推到再也触不到的远处。”

那声音很有几分不以为然,似乎又有些酸溜溜的,“就是现在,他也未必很把你放在心上。”

前一世,这时候已经成婚两年。因为陈娇毫无消息,刘彻为了子嗣也好,感到和妻子说不上话也罢,后宫中有名号的宫人已经上了二十个,虽然碍于大长公主的反对,连个夫人都不得有,但失宠,已经是陈娇必须面对的问题。

陈娇也不以为忤,不和她争辩。其实她也知道,要问她朝政的事,这声音的确一问三不知。

她就只知道全心全意令家人满意,只想着尽快生个儿子,只惦记着维护自己的高贵与荣光,其实她和刘彻一样,也都很以自我为重。这两个人格格不入,也没什么好令人吃惊的。

想来想去,还是不愿令老人家失望,更不敢和老人家翻脸。

她就含糊地道,“儒生都是这样,一心一意惦记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舅舅安排这两个儒生做阿彻的老师,恐怕也是为将来布下了一局大棋。虽说囿于国势,不得不清静无为,但您也知道,舅舅心里是很看重儒术的……”

这是把罪过往先帝身上推,又把刘彻给摘了出来。

老人家闷哼一声,并不吃陈娇这一套。“等我闭了眼,随他怎么闹,只要我在一天,他就别想听信这些活该被坑杀的妖徒!”

又问了几句话,句句都问在点子上,陈娇有的说了一些,有的只好说,“阿彻也不肯把话说得太明,我实在听不懂。”

太皇太后也不好逼人太甚,只得给陈娇布置功课,“田蚡的事,你告诉天子,就说我的话,我不是妒贤嫉能,卫绾也的确是老病不堪用了。但田蚡无寸功于国,忽然间就做了丞相,凭什么令众人服气?丞相是百官之首,所适非人,后果可不在小。他要哄母亲开心,再封田蚡一个侯位,加他的封地,我老婆子也不能说什么,只是随他高兴好了。要是不满意窦婴,选任别的贤能,我也没有二话,唯独是要真的贤能才好。”

陈娇听得冷汗都出来了,不禁向母亲使了个眼色,大长公主难得立刻会意,“娘,句句暗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