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92
,此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下,这就容不得他温良恭俭让了,因此他不想兜圈子,他相信这些职能部门的领导会适应他的领导风格。
蒋希东气喘吁吁地来到会议室,他与侯卫东打了招呼,就一脸苦大仇深地坐在角落,并不与几位职能部门领导说话。
侯卫东看着精瘦的蒋希东,暗道:这个蒋希东倒还有些脾气,在众多职能部门领导面前不带一丝笑容。等到蒋希东坐稳,他道:蒋厂长,你把絹纺厂的罢工情况说一说。
蒋希东咳嗽两声,道:昨天下午厂里就传出风声,厂领导向市政府报告的同时,分别下去做了工作,副厂长高小军在做说服教育工作时还挨了打,如今还在医院里观察。
他顿了顿,道,今天上午开始,工人们陆续开始罢工,到11点,已经是全厂四千人罢工,我们做了大量劝导工作,工人们这才没有围攻市政府。现在情况不稳,只要有人煽风点火,事态就有可能升级。
最后一句话,让侯卫东眉毛一紧,随即又分开,平静地问道:为什么要罢工?主要原因是什么?工人们有什么诉求?
蒋希东面容黑黑的,面无表情地道:絹纺厂是国营老厂,负担重,加上效益年年下滑,日子不好过,厂里前后拖欠了四个月的工资,年关将近,家家都缺钱,这是职工罢工的主要原因。
侯卫东追问道:我想听一听你的应对措施?他刚刚分管工业,对絹纺厂的情况并不熟悉,他打定了主意,先应付眼前的危机,彻底解决问题还得放在春节以后。
蒋希东沉默了一会儿,道:厂办同志在上访时听到消息,如果春节前不发工资,工人们要到省里上访。
侯卫东没有再问蒋希东,看了看几位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道:各位是什么想法?
发展和计划委员会主任江津看到侯卫东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道:今年絹纺厂停工停产的时间长,有市场原因,也有厂里内部的问题,
这些都是滴水穿石的事情,是积累起来的毛病,当务之急不是解决绢紡厂的问题,而是如何确保稳定。他以前在经委工作过,对企业工作和市绢纺厂不陌生,这也是侯卫东示意他的原因。
蒋希东道:职工手里是真穷,最好先贷点款,让职工们能先过上春节。过了春节,要改革、要整顿、要撤职,我都没有意见;但是在春节前要想办法给工人发钱,六千工人没有饭吃,这不是一件小事。侯卫东转过头问江津,道:你和银行熟悉,有办法吗?江津一脸无奈,道:我给几个银行都说了此事,他们听说是绢纺厂贷款,我好话说尽,他们还是不答应,朋友归朋友,银行也得考虑风险问题。
蒋希东硬邦邦地道:发不了工资,工人们铁定要集体上访。侯卫东见蒋希东没有丝毫愧疚之色,眼光还能与自己直视,暗道-这个蒋希东还真有特点,心理素质很好。
众人接着讨论了几句,最终都得扯到钱上,便闭了嘴,等着侯卫东拍板。
发展和计划委员会主任江津参与过与胜宝集团的谈判,知道侯卫东是个厉害角色,没有丝毫轻视之心。
而资格颇老的经委主任王越州没有与侯卫东直接接触过,对于这位年轻的副市长很有些不以为然,他肚子里还有主意,不肯多说一句。
侯卫东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更明白三板斧之第一板斧的重要性,略作思考,神情严肃地道:为了处理好市绢纺厂的罢工事件,我建议成立市绢纺厂领导小组,作为巿政府处理绢纺厂的临时性又是综合性的组织,我为组长,在座诸位为副组长,江津同志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蒋希东同志为办公室副主任,下午3点给出一份情况通报,我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处理情况。
江津正想说这是王越州的事,侯卫东不容他插话,道:情况紧急,不讨论了,我讲四点意见,提两点要求。
“一是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人,在今天开一次座谈会,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我们是人民政府,必须要敢于直接和工人对话,这样掌握的情况才准确。